位於瑞士鐘表谷中心的La Chaux-de-Fonds市長Jean-Charles Legrix接受專訪時,自信地說:全球鐘表大廠,在這裡都看得到。但當地人不以此自傲,不但持續培訓鐘表製作人才,邦政府也爭取設立大學研發園區,唯有產、學合作,不斷研發、創新,才能永遠站在尖端。

有人說,「鐘表是瑞士的名片」,瑞士幾乎就是頂級名表的代名詞。而侏羅山區,則是聚集名表製造廠的「鐘表谷watch valley」,當中的小城La Chaux-de-Fonds,有全球最大的鐘表博物館,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的世界文化遺產,鐘表產業與當地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Jean-Charles Legrix說,只要說得出的大廠名表,在這裡都看得到廠房,「全球超過五成的手表都跟此地有連結」。因為當地不只生產表,還製作機芯、零件。

搭著公車沿路入眼的「景色」,是一棟又一棟的名表工廠,就連法國精品香奈兒近幾年熱賣的陶瓷腕表,都是在此製造。

當地鐘表製作歷史可回溯到十七世紀,法國一些受宗教迫害的工匠逃到此地,天寒地凍的冬季封山日子,工匠們只能在屋子裡採光良好的閣樓裡以精巧的手藝設計、製造各種頂級鐘表;待春暖花開時,拿到倫敦、巴黎販售,據說,只要賣出幾只手表,就可為全家人換得一年溫飽。

Jean-Charles Legrix說,過去當地約五成人口從事鐘表業,現在已減至三成,因為「自動化取代了人工」。不過,這些人並不是失業;因許多精密機器需要這些高級技術人員,所以也多在當地生產、製作,原先兩成的製表人員就是轉往這些新產業。

頂級鐘表由上千個零件組成,不是單靠一、兩個優秀技工就可完成,現今鐘表業與過去最大的不同點,在於透過顯微科技,改善精密度與控制穩定的品質。

為了維持在鐘表業的領導地位,Jean-Charles Legrix說,地方政府除了持續支持鐘表學校培訓新人才,最近更準備投資7500萬瑞朗(約台幣24.9億萬元),和洛桑理工學院合作,在鐘表谷設立顯微科技研發中心。

瑞一    

鐘表業是瑞士代表產業之一,想取得鐘表學校畢業證書,有時比取得大學文憑還要困難。鐘表谷的Le Locle表學校,每年百名申請者,只有廿四人能獲選,最後可能只有三分之一能畢業,拿得到畢業證書者,還未踏出校門就有名廠提供職缺讓他們挑。

教室外,各名表的廣告海報處處可見,教室裡,老師先用投影片講解鐘表的機械理論,每名學生眼前都有座機台,從拆、裝腕表、為手表上油、如何讓每個零件精準到位,是每個想進鐘表業者的必學基本功。

十六歲的Davide Todeschini正在練習如何把分針、時針準確裝到表面上,他說,挑戰是要維持水平高度的平衡、還不能碰觸到其他零件;有些零件直徑跟頭髮一樣細,一旦掉落,黏在其他零件上,作出來的表會失去準確度。「準確」,是瑞士製表業最重視的條件。

瑞二  

鐘表學校不只教製作,也有修復古董鐘表、設計精密機械表等進階課程;三百多年前的古董鐘、珠寶懷表,在教室裡都看得到,學生不只學技術,藝術史、製表歷史都要學。

論文報告往往要從某個需要修復的古董鐘表作起,從數百年前的製作者是誰、用什麼樣的技法、零件,都要一一考究,再把受損的古董鐘表修復。

在進階班指導學生的師傅Pascal Landwerlin說,十七、十八世紀的鐘表,每十五年至少要調修一次;超過兩百年的表,每五年要保養一次。加上收藏家、博物館等對古董鐘表都有一定的品質要求,永遠都有修復不完的古董鐘表。

立洛克的副校長Cedric Bassin表示,每年有一百多人年青人來報考,但只有廿四個錄取名額,除了基本數學、法文外,還要測試手的敏感度,至少要學三年基礎課程才能畢業。

鐘表部主任提到,入學半年後,有一半的人可能就被刷掉,三年後,可能只有八個人能夠拿到畢業證書。如果還有興趣深造,還可再進修兩年、專學表芯,結業後可拿到學士證書。想要摸到骨董鐘表,就算不是萬中選一,也相去不遠了。

為持續培訓優秀鐘表製作人才,這所邦立學校的學生完全免學費,政府每年為每位學生投資三萬瑞朗(約台幣九十六萬元)Bassin說,近五年來,很多學生還沒畢業,就有表廠工作找上門。

另外,近百個鐘表公司會送人到該校進修。至於學校和哪些名表廠商合作,Bassin不願張揚,只淡淡地說:「你想得到的品牌都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