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給孩子一個教訓,重要的是要讓它成為孩子的選擇或行動的自然結果例如,如果你兒子睡晚了,起不了床上學,自然的教訓就是當晚更早地上床睡覺,以獲得更多的睡眠,而不是沒收他的電話一個星期。告訴他,在接下來的三個晚上他必須早睡,如果他能證明可以按時起床上學,那麼可以讓他恢復晚一點的就寢時間。

同樣重要的是讓教訓變得行動導向,而不是時間導向。時間導向的教訓就是你告訴孩子,一個星期不許出門或兩個星期不能使用手機。這是無效的,因為它只能教會孩子如何熬時間,而不是教他們如何改變自己的行為。

*如何讓教訓變得行動導向

行動導向的教訓與所犯錯誤相關,並且定義著學習目標。如果你的女兒上週出門沒能按時歸來,那麼這個週末她需要提前一個小時回家向你證明她能夠守時。當她證明她能做到時,你可以讓她恢復正常的回家時間。讓你的女兒留在家裏三個週末不能教會她遵守回家時間,相反只能讓家庭氣氛變得很僵,而孩子也學不到甚麼。

最好的教訓是讓孩子能從中學到一些東西。如果你的兒子不尊重他的妹妹,一個好的教訓是告訴他,直到他為妹妹寫一封道歉信之前,他不能使用手機。在信中,他需要告訴她,下一次再發生衝突時,他的行為將與這次有甚麼不同。寫一封道歉信對他而言是一次學習經歷,以幫他贏回手機。這樣,他不只是「消磨時間」,而是完成一件事情,學到一些東西。

家長必須非常清楚地對孩子定義教訓,尤其當孩子步入成長的下一階段。成長階段在這裡是指從6歲到8歲,從8歲到10歲,而不是從8歲到18歲。當孩子日漸成長,他們必須從教訓中得到更多的思索。孩子的成績下降了,因為他沒有做功課。那麼你應該禁止他看電視,直到老師告訴你,他堅持做了兩個星期的功課,或直到他的成績回到『B』。

*讓孩子獲得真正有效的教訓

如果你給的教訓沒有效果怎麼辦?我們聽到很多家長說,用盡了一切辦法,就是對孩子沒有效果。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可以做甚麼?

如果你想教訓有效,你也得提供獎勵。如果沒有獎勵,那麼很難給出不帶懲罰性的教訓。

父母可將獎勵和教訓排序,由輕到重,這樣可以讓孩子小成果獲得小獎勵,大成果獲得大獎勵。同樣小過失,小教訓,嚴重錯誤則會招致嚴厲懲罰。譬如,沒收手機是一個嚴厲的教訓,應該謹慎使用。它通常是一個重大的制裁,因為對孩子來說手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物品。對孩子越重要的東西,越能讓孩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從中學到更多。但請記住,不要一次性將所有殺手鐧都使出來。

1  

家長往往一開始採用一些無效的快捷方式,如動不動就剝奪使用手機的權利或不讓孩子出門一個星期。如果你有一份獎罰清單,你就會知道針對孩子的錯誤應給予的適當教訓,達到教育孩子的效果。而不是反擊性的,具有懲罰性的教訓。

當你想讓孩子受到一個教訓時,你需要問自己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我希望達到甚麼效果?我是想告訴他誰是老大,還是希望他完成功課?如果你想向他展示誰是誰的老大,那麼你的教訓會十分具有懲罰性,火力全開。如果你想讓他好好做功課,那麼你需要採用能讓他好好學習的措施。例如:功課做完前不許看電視,就這麼簡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