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亞洲人拍照的時候喜歡比出V形手勢呢?這與美國花式溜冰選手、運動漫畫、也與Konica相機的廣告息息相關。

翻翻社群網站,或是旅客在名勝風景前的團體照,會發現年輕姣好、笑容甜美的亞洲女子常手心向外,伸出食指及中指比出V的勝利手勢(或是和平手勢)這拍照姿勢的泛濫程度,與英語系國家的人拍照前說「Cheese」相比可說不遑多讓。

對其他地方的人來說,這姿勢在台北、北京、大阪受歡迎的程度,讓它好像是存在已久的事情。事實上,這個 V 形手勢的源頭可以回溯到 1960 年代末期,且直到 80 年代末期這個姿勢才廣為流傳。

有些人說,故事的源頭要從 1972 年代的日本奧運說起,那時美國花式滑冰選手 Janet Lynn 被看好能奪金,但這美夢卻因為跌跤而夢碎。金牌沒了,她心裡清楚,全日本也都明瞭。但她沒有愁眉苦臉,蓬鬆金髮的她露出了笑容。這一笑征服了在這狀況笑不出來的愛面子日本人,粉絲為之傾倒。

最後拿下銅牌的 Lynn 在電話訪問中表示:「他們不明白我為什麼在贏不了的情況笑得出來。隔天,若沒有隨扈的話我根本無法行走,我感覺成了搖滾巨星,人們塞東西給我,試圖跟我握手。」Lynn 成了日本媒體寵兒,也收到雪片般飛來的粉絲信件。在該屆奧林匹克過後赴日的媒體行程,她習慣性的比出 V 形手勢。

一個文化現象就此誕生。或許 V 形手勢的出現,其實是文化融合的結果。因為 V 形手勢早就透過漫畫滲透進主流市場。1968 年的棒球漫畫「巨人之星(kyojin no hoshi)」,主角是位被父親情結、競爭壓力困擾的男孩。在大比賽之前,他爸會對他比出 V 形手勢。

此外,排球漫畫 Sain wa V! 也在不久之後推出,甚至還搬上了螢幕,主題曲則唱著朗朗上口的「V-I-C-T-O-R-Y!」。不過,讓 V 形手勢風靡亞洲的關鍵,應該是廣告。

雖然 Lynn 有些影響力,但日本媒體認為最主要的推手是日本熱門樂團 Spider 的主唱 Jun InoueInoue Konica 相機的代言人,在拍攝品牌廣告時比出了 V 形手勢。「在日本,Jun Inoue 被普遍認為此文化蔚為流行的原因。」專精日本媒體文化的東京大學助理教授Jason Karlin 表示。「我覺得這是戰後日本對於宣傳新品味及的試金石,尤其是在電視這塊領域上。」

隨著相機大量生產,以及 1980 年代女性雜誌的崛起,卡哇依(可愛)一詞成為主流。突然之間,一堆女性開始擺姿勢拍照片,而也有越來越多女性照片被分享。一時之間,V 形手勢成了當紅潮流。Karlin 說:「V 形手勢常被使用,是為了要讓女生的臉變小也更可愛。」

聖路易市密蘇里大學的日本研究教授及人類學教授 Laura Miller,則闡述了女性與流行拍照姿勢的關係。她記得在70年代初期時,很多女生在拍照時會說「和平」。

「日本文化中,年輕女性常是創造力的來源,但她們卻很少被認可。」她於致《TIME》的電郵中表示。當日本文化於 1980 年代開始侵襲東亞時,V 形手勢便開始蔓延至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南韓,情況值如現在韓國 K-pop 的強力放送。

時至今日,哪裡有亞洲人,那裡就有V形手勢。很多人拍照都擺出這個姿勢,但問為什麼自己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有些人說是模仿明星,有些人說是為了緩解擺姿勢時感覺到的怪異。「我手就是必須要做些什麼。」南韓釜山一年輕學生 Suhiyuh Seo 表示。就連小朋友,也是不用教就會比這個手勢。「我不知道為什麼,」香港 4 歲女孩 Imma Liu表示,但她說這樣比她感到相當「開心」。或許,這才是最重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