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大學組織行為教授Huggy Rao,有一次去參觀一家急速成長的團購網路公司。這家公司在短短的時間內,從九名員工的規模成長到超過九百名。他問公司的創辦人,是否覺得很開心得意。對方的答案令人非常驚訝,他說:「並沒有!我們感覺好像快淹死了。」

擴大公司規模是一門精緻的藝術。公司如何能在成長的同時,守住當初之所以成長的原因,並不是件易事。科技讓公司迅速變大變得更容易,同時也讓變壞變得更容易。

公司雜誌(Inc.)報導,著名的IDEO設計顧問公司,不想掉入變大的陷阱。隨著公司變大,公司請高階主管各自成立一個工作室。依照他們個人的興趣,以及認為能為公司帶進利潤的主題,作為工作室的重心,員工可以自由選擇加入哪一個工作室。

IDEO故意以「工作室」為名,而不採用「部門」,代表大家是平等的,而非上下隸屬。現在公司有650名員工,仍然持續在可能的地方進行簡化,避免變大變複雜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Huggy Rao教授在接受公司雜誌(Inc.)訪問時表示,要避免公司變大變複雜,主管需要特別注意已經沒有作用,卻依然存在的規則或者系統。他建議,公司逐漸變大時,要增加一個新會議之前,先思考哪一個舊會議可以刪減;在增訂一項新規定之前,先思考哪一項舊規定可以去除。對於負擔過重的公司來說,減法是一個禮物。

他指出,一家公司如果快速地成長,要精確知道哪一個做法值得擴大規模,會比較困難。同時,公司因為太專注於提升正面的事物,往往沒有多餘的心力清掉負面的事物。

此外,公司領導人沒時間教導員工,或確認公司有在學習。快快地成長而非好好地成長,不見得會讓公司徹底失敗,但是會無法發揮最大的潛力。

公司在成長展店時,究竟應該統一推行證明行得通的做法,還是應該鼓勵每家分店多嘗試創新?史丹佛大學設計學院教授Michael Dearing表示,前者適合公司擴張時期。這時,公司希望追求量的成長,員工不想只是紙上談兵,希望公司直接給他們指示,維持品質與顧客經驗的一貫性。

相對而言,後者適合公司想要擦出新點子火花的時候。當公司在追求創新,則要給予各分店比較多的空間,針對它們所在的地點、市場與顧客,做出合適的決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