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教育正面臨天翻地覆的改變。改變的強風由美國東、西兩岸刮起,旋風的威力也已掃向台灣。面對快速改變、混沌未明的未來,人才的定義已由「知識工作者」移向「智慧創做者」,不僅能動腦,也要能動手;不只有專業,更要跨領域、重團隊、能實作、有熱情,還要鍛鍊一顆無懼失敗的心。台灣的產、官、學,家長和年輕人,要如何應變?

創新是下一個盛事,或者,至少是下一個流行詞。

Google執行董事長施密特(Eric Schmidt)在他最新出版的新書《Google模式》,如此宣告一個「創新時代」即將到來。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統計,單單2011年,「創新innovation」一詞出現在美國企業和年報上,總計超過33500次。隨著網際網路的普遍運用,企業和媒體不惜用各式各樣的語彙來烘托創新的重要。

65%的工作,還沒被發明

什麼是創新?根據《Google模式》一書的定義,就是符合使用者需要,「產出及執行新奇且實用的點子。」創新時代到來,人才的定義也不同了。

施密特以「智慧創做者smart creatives」來稱呼新一波人才。他們不被工作侷限,也不願被職位所定義的角色綁架:他們不逃避冒險、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更是具備多面向、多元才能的人才。

他們有旺盛的精力,對人充滿無所不在的好奇心和熱情,更重要的是在他們心中,沒有「不可能」三個字。

這和社會普遍認知的「人才」有非常大的差距。過去對工作的要求是準時上下班、需要英文、數學、理工等知識或專長,需要熟練以達專精。

如今工作的內容已經愈來愈不同,尤其美國勞工部調查,目前在學學生畢業後,有65%要做的是現在還不存在的工作。

「台灣需要另一種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年輕人,才足以應對未來虛擬世界的競爭,」用顛覆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全球兩萬個學生搶著上機率與統計課程,台灣大學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體認到現實的需求。

他認為,台灣未來至少需要5%的年輕人,能夠在新技術一出來就很快學會、掌握,進而發展出商業模式,也就是學習者(learner)。

為了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孩子不僅要培養成實作者(doer),從小訓練解決問題、設計、實作能力,還得是個成功的溝通者(communicator),要有論述、行銷、溝通和表達能力。

學習者、實作者、溝通者,才是台灣下個世代所需要的創新領袖人才。

然而,不可諱言,創新人才更需要的是「面對失敗」的勇氣。「創新教育就是失敗教育,」台大策略管理名師、國際企業系教授李吉仁指出,如果害怕失敗,就別想創新。

美國前勞工部長,也是首位進入聯邦政府內閣的華裔部長趙小蘭,11月底在交通大學的演講,即勉勵台下學子,必須培養雙語能力及國際觀,但她更進一步強調,「不要害怕犯錯,因為每一次的挫折都能讓你成長,」她說。

企業內部更需要給予空間犯錯和表達想法的環境,「否則只會將吸收到的一等一人才,變成聽從指示的『機器人』,」台大管理學院院長郭瑞祥認為,失敗是創新很重要的一環,早點失敗,是要避免往後付出巨大的成本。

未來考驗:跨領域知識運用

面對工作內涵和界限的模糊化,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所說的「知識工作者」,將面臨極大挑戰。單靠知識獲取所得、提升生產力,已經無法應付或滿足創新時代所需。不僅要知,還要將知識運用出來,或做出來。

因為知識從網路解放,不再為特定人所擁有。隨著電腦普及化,網路世界無遠弗屆,知識的傳播速度愈來愈快速,科技發展一日千里。

首當其衝的是教育。「新的技術很容易就取代舊的技術,這是對科技人的試煉,」台大副校長陳良基說,因此需要不斷嘗試創新。

另一方面,單一知識已無法應付所需,而是愈來愈趨向跨領域結合。

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舉例說,在非洲國家辛巴威,首都要蓋大樓,全世界建築師都來參加競圖,結果入選的是仿效非洲白蟻蟻窩的設計圖。因為當地白天熱、晚上冷,而白蟻的窩卻是恆溫,蓋出來的建築白天將熱氣排掉,晚上又可以保暖。這些絕不是光懂建築或設計知識的人可以勝任。

同樣地,現在有愈來愈多因應現實而生的跨領域學科,如財金法律,需要對金融、財務和法律等各專業融會貫通。「以前的分科科學已經瀕臨死亡,」張瑞雄說,企業需要的是跨領域的T型甚至是π型人才,除了要深、也要廣。不只有一個專業,甚至要兩個專業以上。

台灣的企業已經看到人才需求的變化。因為對創新有極度的熱情和執著,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出資舉辦「TIC 100」學生競賽,由企業出題、學生提案,培養未來所需人才。在公司內部,研華除建立育成和管理平台外,並固定併購公司以引進新團隊,刺激既有員工的思惟。

培育智慧創做者從教改開始

但這樣的變化顯然還不夠,最根本仍必須從教育著手。中研院院士、交通大學前校長張俊彥在一個論壇中談到教育,「Stop lecturing me! 不要再說教了」,他突然提高聲音說,教改、教改,老師要改。不要只是在課堂上授課,而是要誘發學生的動機,學生有動機就會自己學習。

事實上,為了培育符合創新時代所需的智慧創做者,美國教育從西到東,已經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美國,老師不再是課堂主體,而是強調「做中學」,加強實境教學。政大新聞系畢業的黃柏舜畢業工作一段時間後,到華頓商學院就讀MBA。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門領導力的課程。

那門課裡,要學習企業的運作,學生抽籤扮演總裁、財務長等角色,要在很短時間內了解成員的優劣勢,並用電腦模擬情境,每三十分鐘團員要做出一個決策。

在另一個領導課程中,成員在海上待了五天,十幾人坐在比獨木舟大一點的船上生活,每人負責一項職務,每兩個小時交換工作,在這過程中,他們學習成為領導、建立默契和補位、從各種小細節確認自己,也認清他人。

「在台灣,很少教我們成為領袖,但在這裡,我知道要督促自己成為領袖,因為外國的環境強調領導力,而且沒有人是理所當然地應該幫助你,」黃柏舜目前在Google擔任商業分析師。

走出專業和舒適圈打破界限

學習更要跨出自己的專業和舒適圈。位於美國麻州的歐林理工學院只有350人,但這間學校的教育實驗,連史丹佛老師們都誇讚。

早在2002年,歐林就踏出改變的一大步,稱為「工程教育的勇敢實驗」。他們叫老師「教練」,在開學典禮上,歐林發給每位新生一個裝滿電路板、電流儀、螺絲釘的工具箱,這是他們未來四年的書包。

歐林打破科系的界限,全校不分系,只有工學院,強調的是跨領域、跨學科,因為他們認為要培養卓越的工程師,除了專業工程領域之外,還要懂企管商業、懂人文藝術社會,才能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有商業價值,對人類社會有貢獻。

小學校改造的速度快,大的名校更是上緊發條。包括麻省理工學院(MIT)、華頓都在思考怎麼讓學習變得更快也更有效。

在麻省理工學院,學生每學期的上課週數只有13週,遠低於台灣的18週,但每項作業都強調合作和實作。機械所博士生管軍毅的期中和期末競賽,都是採像建築系評圖的模式,所有師生入坐大廳,團隊學生上去報告。「就是避免學生成為書呆子,」管軍毅說。

在台灣,從高中到大學院校也開始掀起創新教育風潮,培養具有「創業家精神」以及創新思惟的「智慧創做者」。葉丙成更透過籌募教育基金會,企圖打造「無界學校」,只要有20個孩子申請自學通過,願意加入體系就可以成班,由基金會派駐老師教導。

這些台灣的例子,終將走上舞台,成為台灣創新經濟的推動者。

天下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