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復甦、創業活動爆增,推升了科技人才的需求,也讓企業更難找到頂尖的軟體高手。

美國勞工統計局指出,2014年第四季,軟體開發者和工程師的失業率僅2.5%,全國失業率則為5.7%。

這不禁讓人想起90年代末期的網路泡沫。企業以巨額紅利和職前給薪假吸引科技人才,PythonRuby on Rails等熱門程式語言的高手,薪資和紅利亦快速上升。

人才爭搶在矽谷最為激烈,但這是個全球性現象;以印度為例,FlipkartSnapdeal等電子商務企業,都在全力尋找軟體工程師,好與Amazon競爭。從汽車、航空到家電產業,各種產品內嵌的程式碼越來越多,這些企業也同樣難以雇用足夠的開發人員。

就算程式人才爭奪戰不是只有在科技巨人間開打,那裡也是最前線。軟體企業非常需要這些難以複製的人才,因此在徵求和保留人才上花了許多心思。不過,他們的人力資源策略,並非只有優渥薪酬和免費食物等福利。

聽來或許陳腐,但科技人才真的希望自己有能力可以改變這個世界;因此,浮誇的企業使命處處可見。企業為了創造未來充滿可能性的感覺,大舉投資於核心業務之外的大膽計畫。

有些開發高手仍舊喜歡在小企業工作,不想在大企業裡當個小齒輪。大型科技企業會使用「人才收購」,好將他們納入旗下:花大錢收購營收有限的企業、獲得它們的員工,再給予高度自主性,希望能留住他們。網路巨人們亦逐漸注意到擴大人才來源的重要性;女性在此領域的比例仍舊非常低,部分企業也努力地吸引並留住女性新員工。

其他企業在薪酬和福利方面,實在難與矽谷企業相較。不過,它們還是可以複製矽谷企業的部分技巧,提高爭搶人才的效率。例如,保險企業可以強調,它們的任務是減少網路犯罪等重大問題、讓世界更加安全,藉此吸引開發人員;銀行和零售商也可以利用「人才收購」取得科技人員。非科技企業或許處於下風,但這些人才確實值得奮力一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