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名列台灣十大死因前3名,儘管整體罹病人數減少,但45歲以下的年輕型腦中風患者卻增加。英國最新報告也說,勞動人口中風人數大增,對個人和家庭生計和醫療資源構成重大負擔。

「中風」是耗用台灣健保資源前3名的疾病,長期排在國人十大死因前3順位。據衛生福利部,每年因腦血管中風死亡人數逾1萬人。統計顯示,3分之2的中風患者發病年齡超過65歲,以往45歲以下的年輕型腦中風患者在台灣約只占2%5%,但這幾年卻已上升到10%換句話說,中風不再只是好發於老人的疾病,年輕族群被中風找上門的機會也逐漸增加。

英國也有同樣趨勢,根據英國中風協會,勞動年齡男女中風人數愈來愈多。英格蘭去年有62214054歲男女因中風前往醫院就診,人數比14年前多了1961人。

中風的主因是血栓或腦出血,可能導致永久性行動不便。而中風發作年齡之所以下降,應該歸咎生活習慣改變,大部份個案都是胖、平常少動或是有「三高」的慢性病,就是所謂的「代謝症候群」。現在的上班族多是工作方式多是久坐,實際勞動奔波的人減少,再加上3C低頭族多,飲食偏向高油、高糖和高熱量,如果工時又長、壓力大、睡眠不足、吃飯時間不定,都會造成慢性病年輕化。

英國研究報告指出,勞動人口中風人數增加,對個人和家庭財務,甚至是國家經濟都構成沈重負擔。報告說,儘管病患情況好轉,卻不容易重回工作崗位,在這方面雇主應該多給予支持。

英國中風協會的Jon Barrick說:「這些數據顯示,不能再把中風當作老年人疾病。」「勞動年齡層中風人數增加敲響警鐘,不僅是個人與家庭重擔,也對健康和社會照護體系形成沈重負擔。」

中風協會呼籲,即使是年輕人,出現頭暈、說話困難和臉部改變都應該提高警覺。也有一種狀況是「短暫性腦缺血」,患者會有眩暈、視力模糊、噁心嘔吐、吞嚥困難、走路不穩、單肢無力、失語等輕微中風症狀,多半短時間就會恢復,沒什麼後遺症。而正因為「短暫性腦缺血」發生的時間可能僅幾分鐘,很輕易就被忽略。根據調查顯示,有將近10%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病人,因為沒有做進一步的檢查及預防,7天內就發生了中風的情形,而令人措手不及。

其實民眾如果有疑慮,最快的方法就是參考FAST辨別中風4步驟」,馬上就知道是否有中風的情況了。

步驟一、FFACE):微笑或觀察「臉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

步驟二、AARM):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無力而下垂。

步驟三、SSPEECH):「唸」出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若當前述三者症狀,出現其中一種,就要馬上就醫。

步驟四、TTIME):明確記錄發作時間,立刻就醫,爭取時間,千萬別胡亂聽信偏方,延誤治療時機。

其實只要改變生活型態,中風就不會輕易找上門,具體作法包含冷颼颼的冬日早晨,不要急著起床,離開被窩後也要記得保暖。早餐後喝杯溫開水、定期量血壓、平時適度運動、飲食清淡,少油、少鹽,平時量脈搏,40歲以上定期做心電圖、頸動脈超音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