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連續七年位居十大癌症之首,健保署公布103年前十名癌症醫療支出排行榜,大腸癌也是最花錢的癌症,藥費、手術及住院費用年花健保費近110億元。衛福部國健署表示,最近多項研究指出,肥胖及攝取過多糖份將增加癌症風險,但國人嗜喝含糖飲料、高油脂等飲食習慣,實為罹癌高風險族群。

依美國哈佛大學及瑞典學者針對約24萬人,長達35年追蹤研究,青少年時期,體重嚴重過重者,日後罹患腸癌風險為一般正常者的2倍;肥胖者罹患腸癌機會,更是體重正常者2.4倍。

以下六種飲食習慣者較易成為大腸癌者,慎防自已成為大腸癌的高危險群

1.不愛吃蔬果、全穀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研究,每天只要多吃10公克,膳食纖維就能降低10%大腸癌的機率,吃更多當然更好。

國民營養調查發現,台灣男性每日平均攝取13.7公克、女性14公克,距離理想的2530公克有段距離。

膳食纖維分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非水溶性即蔬果中一絲一絲的纖維,而水溶性即QQ滑滑的食物,如菇類、海藻類等,還有一些看起來不黏,卻有豐富的果膠,如蘋果、燕麥、牛蒡等,也要多加攝取。

2.不愛喝水

水喝不夠,吃再多高纖食物也無法排出來。每天喝5杯水,就可以降低45%大腸癌機率。事實上多數人都在慢性脫水,因為在有空調的室內,不會感到口渴。

3.愛吃紅肉、加工肉品與燒烤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研究所共同出版的防癌建議:紅肉和加工肉品是大腸癌的強力危險因子,每週紅肉的攝取上限應在500公克以下,加工肉品更應避免。

4.胖子

「肥胖會引起發炎,而發炎在癌症發展的各個階段如癌變、侵襲、轉移,都扮演重要的角色,」理想體重是要將身體質量指數(BMI)維持在18.524之間、腰圍男性不超過90公分(約36腰)、女性80公分(約30腰)。

5.不運動

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發現,運動的人可以減少兩成大腸癌發生的機會。因為運動可以增加免疫力,減少腸道發炎,進而降低瘜肉發生的機率。

相對的,不運動的人肌力衰退,腸道蠕動減弱,連橫節腸都下垂,整個腸道有氣無力,推不動便便。

6.不做篩檢

大腸癌盛行率不斷攀升,雖然發生率高,卻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治癒率高。因為大腸癌大多數都是因為腺瘤性瘜肉經過510年後演變而成,只要定期篩檢,便能防範於未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