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不好加上全世界面臨產業轉型當頭,職場充滿一股令人感到窒息的氣氛,很多人想換工作尋找人生春燕,事實上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會讓人真正窒息的工作,研究發現工作條件不佳的確會折壽,且貧富差距擴大讓富人愈來愈長壽,但其他人平均壽命這五十年幾乎沒增加。

《華爾街日報》報導,過去研究發現美國人的壽命在不同居住地與個人變項上有非常大的差異,有些地方的人壽命可以比其他地方的人長 33 年。且現在壽命鴻溝差距愈來愈大,因為富人的壽命愈來愈長,其他人的壽命則停滯。

研究發現教育程度在十二年以下的男性女性,壽命還停留在 50 60 年代,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過去幾十年的財富大部分流向教育程度高的人有關。金融危機與接下來的經濟衰退,讓很多人的財務狀況岌岌可危,可能也是讓壽命差距兩極化的原因,研究人員形容這種差距儼然造成「兩種美國人」。

2015-12-29_133400

至於為何低收入與低教育程度的人壽命較短,有很多原因,包括健康照護、暴露在水與空氣汙染的程度、生命早期的營養與保健條件,以及個人行為譬如抽菸、運動與飲食。過去研究也顯示工作不安全感、長時間工作、工作量大與其他壓力也會縮短勞工壽命。

哈佛大學與史丹佛大學研究人員想了解工作條件在不同種族、性別等團體之間對壽命造成的影響,他們發現在美國,因工作條件造成的壽命減少因不同種族、教育程度、性別而異,差距將近三年。

研究人員將人們依據種族、教育、性別分成十八個團體,接著觀察十個預期會影響死亡率與壽命的職場因素,包括失業率與裁員、缺少健保、輪班工作、長時工作、工作不安全感與工作家庭衝突。

資料顯示教育程度低的人比較可能從事不健康的工作環境而影響壽命,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受到的職場壓力小於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種族與性別也是,黑人與西班牙人無論教育程度與性別,因工作造成生命損失大於白人,女性一般來說都比男性好一點,但受教育的西班牙女性工作造成的生命損失還大於西班牙男性。

無論哪種團體,對壽命影響比較大的因素有失業、裁員、缺乏健康照護,其次為低度工作控制度,再來在男性方面是工作不安全感,女性則是輪班。

教育仍是脫貧的關鍵因素,唯有脫貧才能改善生命條件,解決教育鴻溝是政府職責,提供低教育程度的人更健康的工作環境也是,且這相對比較容易實現,只要制定好的政策支持勞工,包括長時工作、缺乏健康保險、帶薪休假、工作不安全感等因素都可以獲得改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