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誇獎孩子,通常是因為他聰明?還是因為他努力?「讚美比打罵好」,這個現代許多父母普遍接受的教養觀念,是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德威克Carol Dweck 40年的研究結果,但40年後。她承認自己的理論有瑕疵。她認為,聰明不能誇,努力才要誇。

德威克本人就是在在「聰明命定」的觀念與環境下成長;智商很高的她,花很多心力在證明自己「真的很聰明」。「過去我認為聰明比生活裡的任何成就都重要,」直到自己投入研究,才發現只要鼓起勇氣,就能發現自己的潛能何在。換言之,聰明不是天生的。

讚美聲中長大的孩子,身心比較健康,也比較可能有所成就。一個世代過去,這項教養觀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越來越多人同意,無條件地誇獎孩子並不完全正確。

許多的研究已經顯示,經常被稱讚的孩子會過於在意表現,對於新挑戰顯得遲疑卻步,害怕可能的失敗。

反倒因為努力而獲得讚賞的孩子,顯得更願意嘗試,對於目標也能持續堅持。被誇獎「努力」的孩子擁有「成長心態」;韌性強,強烈渴望主宰自己的人生。

被誇獎「聰明」的孩子,則有著「定型心態」,因為他們認定聰明是天生的,後天不努力也沒關係。

德威克指出,很多父母和老師其實是聰明命定的信徒,這些老師說,「我都跟孩子說要努力嘗試」或「只要願意嘗試,沒有做不到的事」,其實只是在安慰孩子的推托之詞。德威克說:「這是無法激勵出孩子的成長心態的。」

讓孩子真正擁有成長心態的關鍵,在於讓孩子瞭解大腦就像肌肉,可以透過努力與堅持,而被訓練地更為強壯有力。與其跟孩子說「不是每個人都擅長數學,盡力就好」,還不如說「當你學會新的數學解題方式,會幫助大腦的成長」。或者是「也許數學不是你的強項」;覺得這樣不夠正面,那麼「也許目前數學還不是你的強項」是更好的陳述方式。

德威克的研究貢獻,在於「聰明才智具有可塑性,任何人都能改變自己的心態」。

德威克與其他專家有更多關於心態的新發現。有成長心態的上一代,不會渾然天成地遺傳給下一代,即使上一代認為那是理所當然。德威克也發現,擁有成長心態的大人,有時反倒有定型心態的表現。

舉例來說,當人面對外界的批評時,會產生防衛性的反制,最後導致人不再繼續過去的努力方式。結論是,我們都具有成長與定型兩種心態,一旦成長心態遭到壓制,定型心態就會竄起。

低年級鼓勵多 中年級表現優

專家們也發現到有關成長與定型心態最早發展的時間點。德威克與芝加哥大學合作的研究案,主要觀察母親讚美孩子的互動變化,紀錄涵蓋幼兒從一歲、兩歲到三歲的情形,五年後再度進行調查。

「我們發現幼兒期一旦發展出成長心態,五年後孩子面對難題的表現會比較好。」第二階段的研究發現,在幼兒期備受母親或照顧者讚美的孩子,五年後不但勇於接受挑戰,在學校的表現也較好。「二年級的孩子,如果成長心態的傾向越明顯,他們在四年級的表現會較優異,兩者之間的關係十分關鍵。」

德威克發現到自己的成長心態理論出現瑕疵,肇始於澳洲一名研究夥伴在研究報告裡指出,成長心態遭到誤解與不當解釋。這個結論開始在學界裡蔓延。身為倡導成長心態的始祖,德威克不以為杵,反倒激發她更深入研究的動力;因為她堅信只要正確解讀與執行,成長心態具有強大的能量,幫助人擁有耐力與毅力去面對挑戰。教育可以隨著社會走向做調整,但成長心態的培養絕不是一時流行。這是一項科學的發現,德威克期望她的發現可以幫助人們探索自我。

來源:QUARTZ、美國教育心理學期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