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很多地方,西風帶與北極震盪,還有很多其他因素造成極端氣候,如強降雨、熱浪、寒流,對看天吃飯的農業產生極大影響,許多投機客把氣候變化看作賺錢機會,但是今年惡劣天氣並沒有造成糧食囤貨下降,以及價格震盪,主要原因就是農業科技發揮效果

農業科技與種子改良讓糧食價格愈來愈不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日經新聞報導,以前每到六到八月,糧食市場投資人會緊盯生產地的天氣預報,如果氣候適合農作物生長,預期糧食價格走低、囤貨會增加,如果氣候預報會長時間下雨,即預期價格上漲。

如果氣溫到六到八月仍然很高,每平方畝作物產量會下降,又加上強降雨的話,對作物衝擊更大,因為雨會沖走種子延後採收工作。去年出現史上第二強的聖嬰現象 (El Nino),太平洋中央與東部地區海水異常高溫,導致美國糧倉出現高溫與強降雨現象,但 2015-2016 年間美國每畝作物產量只下滑 2%,甚至受到乾旱襲擊的澳洲,這次的作物產量還較前一年上升。2012 年聖嬰現象造成作物產量下降 4%

主要原因就是農業科技,之前遇到大雨期間,很多美國農夫都被迫暫停耕種,但是在去年,許多農夫在下雨過後可以立刻去耕種,因為機械改進,如可以幫農夫在短時間內移除土壤上多餘的水分,縮短種植所需的時間。

此外,改良的種子,增加在乾旱澳洲的小麥作物產量,但是同樣種子在高溫的南美效果有限,而俄國與烏克蘭的農夫因為可以在低溫中耕種,增加當地種植面積。有些國家如南非與印度因壞天氣使得作物產量下滑,但其他國家產量增加,所以整體農作物產量仍然沒有受到供給過剩或不足的影響,因此價格沒有出現劇烈震盪。

2012年那次美國糧食產區經歷了一次嚴重乾旱,芝加哥市場玉米未來價格衝上新高,每蒲式耳來到八美元,Fed寬鬆貨幣政策又讓投資人蜂擁至糧食市場。但是 2015 年價格只來到 3 美元左右,六月時一度衝上4美元,但隨即下降。

聖嬰現象的副作用是拉尼娜現象 (La Nina),即赤道西南美海岸的低水溫,造成美國穀物帶乾旱氣候,是作物產量下滑的原因之一,當美國在 2006-2007 年受到拉尼娜現象影響時,農作物產量較前一年下滑 5%

今年市場上又開始討論氣候對糧食價格的影響,由於去年聖嬰現象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很小,且全球玉米屯量將近新高,有些市場觀察家樂觀地認為今年氣候現象影響也不會太大。雖然氣候預報預期作物產量會下滑,使得芝加哥市場糧食價格有上升,但目前價格大致上仍保持穩定,這就是農業科技進步的最大貢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