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團體過去為了阻止大石油公司在北極開採石油破壞極地環境,可說無所不用其極,如今他們的目標終於獲得重大勝利,大石油公司紛紛拋棄了北極鑽探權利,損失大筆事先投入的資本也在所不惜,不過,這不是環保團體造成的,而是因為國際油價下跌,開採不再划算,為了逃離錢坑,大石油公司拋下 25 億美元一走了之

Flickr/Backbone Campaign

殼牌(Shell)與康菲(ConocoPhillips)原本須在 2016 5 月繳交阿拉斯加北方楚科奇海鑽探權數百億美元的維持費用,不過兩者有志一同的選擇放棄權利。美國所屬的北極海域估計藏有 270 億桶原油,以及 132 兆立方英尺的天然氣,但是現在看來石油公司對這豐沛藏量不再有興趣,原因之一是要從冰天凍地的北極海中把油氣挖出來難度高,成本實在可觀。

2015 年,殼牌在楚科奇海的 80 億美元巨資試驗井探勘計畫以成果不如人意告終,殼牌決定:在低油價的當前,實在不值得再冒大資本風險到北極探險,還是放棄為妙,其他石油公司也英雄所見略同,考量高開採成本,加上環境風險成本、環保等相關法規規範成本,在低油價環境下,實在沒有理由往錢坑裡砸錢,因此北極探勘計畫都往後推遲了好幾年,或乾脆直接放棄。

2008年時,美國政府拍賣楚科奇海280 萬英畝探勘開採權利,當時全球各大石油公司總計投入26 億美元標下權利,如今卻退還了220 萬英畝,相當於當時拍賣面積的80%。殼牌就放棄了274處楚科奇海以及鄰近波弗特海的開採權,過去付給美國政府的權利金與年租金都化為泡影,但殼牌表示,已經決定在可見的未來,都不會探勘開採阿拉斯加海上油藏,因此壯士斷腕大膽放棄符合公司政策。

殼牌只保留 2015 年試鑽的 1 處油田,未來 4 年內將花費 132,456 美元的維持費用,不過其探勘資料對殼牌具有價值,在得國海域開採的地質資料必須交給美國政府,不過若企業續租該處地點,可以延後 2~10 年才交出資料,殼牌等於以續租成本,換取獨家享有本身的探勘資料。

其他公司也同樣斷尾求生,康菲在 2016 4 26 日正式放棄 61 處楚科奇海油田,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放棄 16 處楚科奇海油田以及其他 50 處美國北極海域開發計畫的持股,表示開發極地海域不再具有競爭力;2015年 11 月進入破產程序的加拿大油氣公司 Iona Energy 3 31 日停止其楚科奇海油田運作;義大利國家碳氫公司(Ente nazionale ldrocarburiEni)也於428 日放棄四處楚科奇海油田。

如今僅存 535,586 英畝海域還在石油企業手中,除了殼牌維持的一處以外,其他屬於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Repsol SA)。企業放棄的地點雖然可以重新拍賣,但美國內政部在 2015 年因為產業界興趣缺缺而取消了拍賣,現在石油產業對北極海油田的興趣恐怕仍在谷底。

環保人士對於這項新發展自然十分歡迎,表示是北極海永續發展的指標,希望這項趨勢標誌著北極探勘帶來的環境風險與污染的結束,不過對於阿拉斯加州政府來說可就是一大壞消息,因為州政府營收有一大部分來自石油業,這下子將因此阮囊羞澀,恐怕得跟沙烏地阿拉伯一樣勒緊褲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