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國際著名奢侈品品牌近期業績均未如理想,Burberry先前更因應盈利驟減,宣佈削減1億英鎊開支,令外界關注奢侈品市場前景。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人口漸減,新世代逐漸成為消費市場主力。德勤會計師事務所(Deloitte)研究指,1980年後出生的千禧世代(又稱Y世代)對名牌的興趣較上一代低,形容市場結構已改變,奢侈品牌亦面臨轉型壓力。

「Tiffany的藍色禮盒」的圖片搜尋結果

綜合外電消息,曾幾何時,不少人對Tiffany的藍色禮盒趨之若鶩,視其為身份的象徵,在結婚及周年紀念等重要日子,均會選購Tiffany的珠寶送給摯愛。然而Tiffany在年輕人心目中的地位正逐漸下降,甚至已淪為「過氣」品牌,使它的前景面臨危機。

28歲的美國青年法伊德早前計劃向女朋友求婚,為此選購訂婚戒指,他最後沒有選擇Tiffany,反而在曼哈頓區另一間商店購買,因為後者質素差不多,但價錢便宜一半。這心態在新世代中絕非罕見,他們傾向購買物有所值的商品,對品牌的著迷程度較低。

類似情況亦見於Macy's等老牌百貨公司上,美國TJX等特賣場近年迅速興起,以低價出售百貨公司的剩餘存貨。外界以往認為特賣場顧客多為窮人,但調查發現,年薪10萬至25萬美元的人士到特賣場購物的比例上升,顯示具消費力的年輕人或正集體「離棄」傳統名牌。

年輕人追求「性價比」,Tiffany亦變陣迎戰,推出價格低於500美元的銀製首飾,希望擴展客源。然而,年輕一代多已轉投PANDORA等能自選設計的新派首飾品牌,Tiffany的平價首飾銷售不理想,要力挽狂瀾實非易事。

「PANDORA」的圖片搜尋結果

千禧世代自小接觸互聯網,熱衷使用智慧型手機,對共享經濟等概念接受程度較高,傳統物質觀念有所改變,例如不屑擁有私家車。相對於純粹追求名牌,新世代更傾向物有所值及擁有個人特色的產品,亦希望品牌配合自己的價值觀。

德勤報告指,千禧世代仍是奢侈品牌爭取的客源,但他們獲取資訊的管道較廣,更易認識小型品牌,要求因而較高,品牌忠誠度亦偏低,傳統名牌需作更多投資以增加品牌價值。此外,新世代的收入普遍較數十年前的年輕人低,而且背負沉重學債,難有餘錢購買名牌。

多個奢侈品牌察覺世代變化,紛紛發展互聯網市場,路易威登(LVMH)去年更從蘋果公司挖角,出任新設的「數碼總監」一職。各品牌亦於社交網站開設帳戶,除了facebook和微博twitter外,也利用Snapchat等年輕人常用的平台。不過零售業分析公司Conlumino指出,傳統奢侈品牌在新一代眼中早已過氣,質疑它們能否吸引年輕顧客,部分品牌的網頁設計亦欠吸引力。

萬事達卡數據顯示,新世代傾向透過旅遊及用膳等「體驗式消費」享受生活,購買商品的比例較以往低。萬事達卡顧問公司高級副總裁昆蘭形容,過去的奢侈品市場已「不復存在」。她指出,年輕人少買名牌並不單純出於收入減少,奢侈品牌使用社交平台只是基本要求,更重要是迎合年輕一代的生活品味,但各品牌至今轉型仍然不足。

德勤分析師波普直言,新世代在名牌的支出未必能追上他們的父母,因此奢侈品牌需走增值路線,例如增加專門店的社交功能,亦要建立具商業道德及環保等形象,才能「華麗轉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