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指出,今天下午123分發生規模7.2地震,震央在台灣東北部海域深271公里,這是1999年的921地震發生以來,發生規模最大的地震,威力相當於32顆原子彈,震央位置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隱沒帶。

基隆外海今天下午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台大地質系教授吳逸民表示,這起地震深度達271公里,深層地震震波由下往上送、衰減幅度較小,再加上場址效應、高樓效應,讓地震搖晃明顯。

中央氣象局地震預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說,這起地震震央在基隆東偏北超過70公里,深度達271公里,主要是菲葎賓海板塊在琉球海溝隱沒到歐亞大陸板塊造成。

吳逸民說,這起地震深度達271公里,民眾感受地震強度比較強,是因為震波從深層往上送,地震強度保存的不錯。相較於常見發生在台灣外海的淺層地震,震波屬水平移動,震波衰減較大,民眾感受也不同。

另外,吳逸民說,地震對盆地地形有場址效應、都會區有高樓效應,多種效應加乘效果下,讓地震搖晃更明顯。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簡任技正張建興分析指出,今天這起地震,全台有感,北部民眾先感受到上下短時間震動,這是邊坡造成,再接下來2030秒是水平的震動,這是深度地震民眾在地表感受的一種特性。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在臉書上表示,這起地震告訴我們,台灣本世紀地震活躍期已走到了隱沒帶內部型地震,而這個活躍期還在持續中,內部型地震能量還沒釋放完,界面型地震還沒到。

李錫堤今天在臉書貼文表示,上世紀190945日台北直下80公里深處發生規模7.3地震,接著1910412日基隆東方外海200公里深處發生規模8.1地震,這兩個地震都是隱沒帶內部型地震。再接著192065日花蓮外海發生規模8.1的淺地震,這是隱沒帶界面型地震。

李錫堤進一步指出,今天規模7.2的地震深度271公里,發生位置與1910年的地震相近,亦屬隱沒帶內部型地震。隱沒帶地震的特性如下:(1)震波衰減較慢,傳播較遠 (2)內部型地震高頻含量較高,盆地效應較不明顯 (3)界面型地震低頻含量較高,盆地效應較為顯著 (4)台灣東北隱沒帶地震的周期大約為一百年到百餘年。

李錫堤說,這起地震告訴我們,台灣本世紀地震活躍期已走到了隱沒帶內部型地震,而這個活躍期還在持續中,「內部型地震能量還沒釋放完,界面型地震還沒到」。大家必須提高防震警覺,做好防震的安全措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