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食用的食物當中,大約69%屬於「外來種」。

從早餐穀類到釀製美酒所使用的葡萄,你每天吃的食物很可能起源於數千甚至上萬公里外。十多名各國研究人員合力調查研究後發現,多數人仰賴的作物最初都並非源自在地,全球糧食體系的連結性有增無減。

番茄其實源自美洲

眾所周知,在部分國家相當普遍的許多食物,其實並非原生種,而是旅人或商人在某一時期帶入。以番茄為例,許多人以為它原產義大利,其實源自美洲。愛爾蘭人當成主食的馬鈴薯也是。不過至目前為止仍不清楚的是,千百年來,全球的作物究竟如何散播,以及不同國家對非原生食物的依賴程度如何。

擔任研究報告主要執筆人的哥倫比亞「國際熱帶農業中心」作物多樣性專家柯里表示:「在我們歷經悠久歲月與之建立最深厚關係的植物中,其中一部分來自異域。這項研究等於在探討這些植物的地理位置與起源。」柯里也是美國農業部所屬「國家基因資源保育實驗室」研究員。

糧食體系相互依存

在全球人口快速增加,以及各項環境挑戰,尤其是氣候變遷對糧食安全構成越來越嚴重威脅之際,這是重要的課題。報告凸顯全球糧食體系的相互依存,同時強調保護全球作物多樣化的重要性。

研究人員發現,全球約69%的糧食是源起其他地區的「外來種」。他們檢視過去50年的相關資料後發現,過去數十年,這些相關性大幅提高,非洲、中美洲、亞洲與南美洲部分地區增加使用外來作物的情況尤其明顯。

美約9成是外來種

報告涵蓋的每一個國家對外來作物有程度不一的依賴。北美、澳洲、紐西蘭,以及非洲、歐洲、加勒比海部分地區對外來作物仰賴最深,可能是因為,它們遠離全球許多糧食作物的多樣化產區。以美國為例,大約90%的糧食可以視為外來種。

這些多樣化產區往往也是開發中地區。與它們接近的國家所掌握的供應糧食中,原生作物比例較高。全球主要作物多樣化地區當中的一部分也是幾種常見作物種類最多的地區,包括亞洲的大部分地區、歐洲東南部、地中海與熱帶南美洲。

專家籲保留多樣化

柯里說,研究報告主要在於強調保護全球多樣化作物的重要性,因為源自某地的作物未來可能成為另一個地區的主食。專家認為,保留多樣化作物未來可能有助於科學家培育更有韌性的作物,包括可以不同地區種植,可承受極端的氣候變遷,而且可以抵抗病蟲害。在棲息地受到破壞、外來物種入侵、氣候變遷,以及其他環境危害因素持續形成的今天,這些考量日益重要。

種籽銀行未雨綢繆

事實上,各國領導人已經開始擘畫未來。根據2001年簽署的一項國際條約,各國應該分享作物基因研究的成果與好處,同時承認它們對全球糧食安全的重要性。

部分國家已成立種籽銀行或劃出專門存放種籽的安全地點,供研究或天災人禍重創作物收成時之用。在挪威的一處偏遠群島,史瓦爾巴德全球種籽庫充當國際種籽銀行,為後代子孫未雨綢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