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府與經濟學家都擔心少子化不利經濟發展,紛紛推出各種育兒政策鼓勵夫妻邊賺錢邊顧家,但許多國家並無足夠的社會系統支持為人父母者。美國研究顯示,當這些社會支持不夠的國家,有小孩的夫妻不快樂程度就會愈高。

QUARTZ》報導這份刊登在美國社會科學期刊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的研究,研究顯示在22個已開發國家中,美國為人父母者的「快樂鴻溝」最大,達 13%,意即有小孩的夫妻比沒小孩的夫妻不快樂程度高最多。

「父母兒女」的圖片搜尋結果

其他國家也是同樣情形,但快樂程度差距沒有這麼大。而俄國、法國、芬蘭、瑞典、挪威、西班牙、匈牙利、葡萄牙等國家則是有小孩的夫妻比較快樂。

這份研究是由德州大學教授所領導,研究人員要觀察的是,有哪些政策,譬如有薪病假、帶薪假、育兒補貼等可以縮短為人父母與沒小孩夫妻的快樂差距。他們發現,在一些有非常多育兒補助的國家,可以消除擔任為人父母的壞處,提高他們的快樂程度,而不會降低其他人的快樂程度。

且這不是一個政策就可以解決,像是提供帶薪育嬰假就好,這是許多政策長年實施下來的結果,讓人們自然關心孩童,提供財務的支持,讓為人父母能夠在假期中享受兒女之歡。該研究取得22個歐洲國家與英語國家在經濟大衰退前的數據,包括2007 2008 年的國際社會調查,以及20062008年歐洲社會調查資料。

研究人員創造一個含有三個政策項目的指數,包括提供母親的帶薪假,一般帶薪假與病假,彈性工作,接著觀察指數高低與快樂程度的關係,以及每個政策對縮短快樂差距的影響。發現指數高的國家沒有快樂差距,為人父母甚至比沒有小孩的夫妻更開心。相對地,指數低的國家為人父母者就比較不快樂。

不過研究人員表示,這類研究面臨最明顯的挑戰是認知差異,譬如美國人在 1-10 分快樂程度中,落在 8-10,而法國人大概落在 5-7,研究人員無法確定是否就代表法國人沒有美國人快樂,還是他們認為快樂無法用這種方式衡量。

瑞典有令人稱羨的育嬰假政策,相比之下他們的父母比美國父母快樂,美國父母沒有任何帶薪假。研究人員強調,這不代表他們就不快樂,他們仍然很滿足,只是壓力比較大,因此掩蓋成為父母的喜悅。

父母快不快樂顯然影響生育率,壓力也會產生疾病, 一個沒有提供育兒父母支持的系統,很難說服他們生小孩,換句話說,如果政府讓人們可以同時做好家長與員工的角色的話,人們就會生得更多,就無須擔心少子化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