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這個詞,許多人都不陌生,而這似乎也成為人到中年後所必會面臨的問題,而專家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的變化有好有壞;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經歷中年危機,更多人所經歷的是生活的變故,而重要的還是看心態和智慧,如何巧妙將危機變成轉機。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網站,中年危機是1965年由加拿大醫學博士傑奎斯(Elliot Jacques)所創造出的名詞,主要是指4060歲人群在人生過渡期所遇到的挑戰,通常該階段的人群會突然思考自己是誰、生活的意義和感嘆時間的流逝,而這些問題一般是因為身體上的變化所引起,也可能是因為周圍生活巨大的變化,例如孩子搬離去上大學、大學畢業等。

不是人到中年都會經歷婚姻危機,許多老夫老妻感情依然很好。(Peter Macdiarmid/Getty Images)

該網站指出,梅約診所(Mayo Clinic)健康系統的職業諮詢師維克漢姆(Jennifer Wickham)建議該年齡段的人要特別注意自己是否有如下的症狀:吃飯或睡覺習慣都發生變化,經常覺得勞乏無力;感到悲觀或是絕望;時常覺得不安、焦慮或易怒;對曾經喜歡的事情失去興趣;有自殺或企圖自殺的念頭;經常性覺得頭疼、身體疼痛,醫治後也不見好。

長期以來人們對中年危機存在不少誤區認識,根據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網站,首先是認為中年危機很普遍,而且持久,但實際上根據研究,只有10%的人會經歷該危機,大多數人的中年危機一般是指在中年遭遇人生巨大變故,例如喪偶、父母過世、失業或是生病等,大多數人在經歷過這些事情都可以走出來;中年群體未必大腦能力就一定會退化,事實上,該年齡段人的學識、專業、智慧、駕馭生活和工作的能力都正是最強的時候;到了中年,也未必身體就會出問題,可通過加強體育鍛鍊來強身,而且運動也可以幫助增強記憶力;不是到了該年齡段的人都會經歷婚姻危機,有很多老夫老妻依然感情很好,只是婚姻需要經營,可以偶爾打破固定習慣,租輛露營車(RV)一起自駕出去玩;考慮很多事情的時候要把兩人當作一個團隊,不要只想著自己;增加互信度,不要把對方當作自己的威脅。

中年危機無關於性別和經濟社會地位,那些對自己有著高期望的人往往會更痛苦。根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站,一項針對全美1885歲的34萬人群調研顯示,中年危機可發生於任何性別和經濟社會地位的人群。而德國的一項針對23000人、長達13年的研究還顯示,一般年輕人對於未來都過於的自信,而那些對於生活最不滿意的人往往有著常人眼中理想的生活,受過高等教育和擁有穩定的工作,但是問題是這樣的人群往往對自身也有著過高的期望,因為達不到而鬱鬱寡歡。

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網站指出,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快樂經濟學開始嶄露頭角,其中包括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的布蘭奇福勞(David Blanchflower)和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的奧斯沃(Andrew Oswald),兩人在對生活滿意度的跨國調研中發現一種模式,生活滿意度一般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成年後逐漸下降,在40歲或50歲時降到最低,然後在晚年時又不斷上升,甚至超過年輕時的滿意程度,該曲線被稱為U弧形。

不過有研究顯示,隨著年紀增長,也有變化是越來越好的,例如在社交層面和做長期決定時,年長的人會更善於面對不確定的情況,作出衝動行為和養成上癮的習慣也會減少很多。

還有研究顯示,人到中年,不僅不會是危機,還有可能變為轉機。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網站指出,這項追蹤18歲至43歲人群的研究指出,快樂不會到中年就停滯,反而會逐漸增加,因為中年人可能會更願意對生活和職業上作出積極正面的改變,而且人到30歲至40幾歲時,也慢慢越來越不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反而活得更自由一些。所以專家也建議人到中年後,最好能保持忙碌的狀態,但不要只是圍著工作轉,可以多發展一些業餘愛好,對自己既是一種挑戰,也是另一種個人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