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將功成名就當做人生的唯一目標,拿工作履歷表來評價自己的表現,認為有錢才能成就人生的滿足與快樂,但是這些正式成就帶來的滿足感很快就會消逝,且職業也有可能是令人沮喪,使人生毫無意義的根源。沒有一個人內心最深層的渴望只是成為擁有高薪專業頭銜,每天可以在高級餐廳吃美食的人,神經科學家透過老鼠實驗,發現人生過得充實的關鍵因素其實是尋求的本能。

「知足」的圖片搜尋結果

無論我們是在找新工作、更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個人啟示,要取得更好的人生,我們都會要的更多,事實上,神經科學家是尋找的行為,而非我們了解的那些目標,才是滿足的關鍵條件。

QUARTZ 報導引述神經科學家 Jaak Panskepp 研究指出,人類大腦中的7個核心本能包括生氣、害怕、恐懼悲痛、母性、愉悅慾望、玩樂、尋找,其中尋找是最重要的。所有哺乳類都有尋找系統,一種與獎勵、愉悅感受連結的神經傳導物多巴胺,也參與在尋找的計劃活動中。

動物為了存活,對周遭的探索與尋求新資訊是會獲得獎勵的行為,這也可解釋為何老鼠被允許接觸帶電擊的槓桿,他們仍會不斷地電擊自己。Panskepp 強調情感神經科學,指出老鼠並非發現電擊很愉悅,自我刺激的動物在執行這種刺激行為時,會感到過分興奮,甚至瘋狂。他指出,老鼠的行為並非出於任何獎勵,而是來自對尋求本身行為的需要。

研究應證在人類身上,可解釋達成重大目標,或是贏樂透等都不會造成長期幸福感,但是我們對尋找的驅動力不會造成永久的不滿足狀況,因為尋找本身就是一個滿足的活動。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哲學教授也說,可以將整個哲學領域看做是一個尋找衝動的表現,研究哲學並非找到答案就可以休息、對這個解決方案感到滿足,哲學家都會告訴你,問題本身就是結束。

對於藝術與科學的追求也是一樣。如果你是一名藝術家,總是會有新的表現形式,新的事情去創造與溝通,世界沒有固定形式,總是在變,藝術家會按照這些改變創造新的創作。而科學家也不會認為科學有結束的一天,科學是一種提問,以新的方式看待事物,完全是一個開放、沒有結論的過程。

人類天生的尋找慾望意味我們不可能真正感到滿足,沒有一個慾望與希望是可以被達到的,且將要做的事情、未來的目標與計畫,我們想達到與看到的事物也沒有終結的一天,但就是這種沒辦法擁有所有的殘酷事實,才能讓我們的生活過得充實。

或許 Pokemon Go 也是啟動了人類尋找的本能,讓玩家看著自己的 pokedex 就能得到滿足回饋,就是這款手遊造成空前轟動與各種光怪陸離現象的秘密武器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