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業促進會(Better Business Bureau)防詐追蹤計畫(BBB Scam Tracker)執行負責人費勒切爾(Emma Fletcher),在芝城舉行的「消費者行動」(Consumer Action)全美大會中表示,根據調查統計,每年因詐騙而損失總金額約500億元,平均每四個家庭中,就有一個家庭受騙失金,最令人驚訝的是,「高教育程度的年輕族群」受騙及財物損失比率,遠遠高出普遍認為容易上當的耆老或低教育程度人士。

費勒切爾在大會中,向來自全美各地從事消費者保護機構、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深入分析詐騙型態與受騙族群情形,她說,根據BBB剛完成的統計報告顯示,原本以為最容易受騙的老人、教育程度不高者,其實並沒有想像中容易上當,反而是太主觀認為自己不會受騙、平時也排斥了解詐騙型態即防範資訊的年輕高教育族群,損失最慘重。

「BBB Scam Tracker」的圖片搜尋結果

她說,這足以證明,「樂觀的偏見」(Optimism bias)反而最容易受害,費勒切爾提到,曾有一名在大學任教的華裔年輕女博士,接到中大獎電話通知,竟信以為真,把自己的ID號碼、銀行帳戶告訴對方,女博士開心通知80歲老父時,才被父親點醒「你被騙了」,她趕緊察看銀行存款餘額,帳戶裡6500多元全被盜領一空。

根據BBB2016年詐騙報告,18歲到75歲及以上七個年齡群中,25歲至54歲之間的民眾,各約20%曾在過去一年受騙,在失金比率方面,25歲到34歲年齡層以近35%的比率,遙遙領先其他年齡層。

在教育程度方面,調查統計指出,超過一半的詐騙受害者,都擁有大學學歷,而被騙失金者,更有近六成都受過大學教育,高中畢業受騙者,比率不到三成,上當失財者更不到兩成。

報告提到,受騙者上當的五大因素,依據比率多寡,依序為「詐騙者使用深具說服力的銷售技術」、「詐騙者佯裝為具公信力的企業或個人」、「我從來沒有聽過這類的詐騙型態」、「我在上當前,沒有做一下研究功課」,以及「詐騙者銷售的產品或服務,剛好是我那時緊急需要的」。

針對詐騙氾濫,主辦這場大會的「消費者行動」經理吳毓潔表示,年底連續節日陸續來臨,除了易受騙年輕族群留意外,一般民眾也應對所有「好到令人難以相信」的促銷保持警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