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的團隊研發出一個娃娃型機器人,搭配精密設計的問答演算法,可以在家陪老年人說話,一起看球賽、唱歌,甚至監督復健的療程。雖然距離真正的照護幫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實驗證實,陪伴型機器人已經能有效給予心理上的陪伴。

在可見的未來,全球許多國家都會邁入高齡化社會,其中尤其80歲以上的人口,將有75%需要各種形式的照顧或輔助。然而,在全球經濟普遍不佳的環境之下,青壯年人口必須忙著養活自己和小孩,再加上照護的本身需要種種專業知識,這些因素都指向了:老年人的照護將在不久之後變成一股強大的需求,而我們缺乏足夠的人手。

被發明來關心老人的「陪伴機器人」愛麗絲,是否真能替老人帶來快樂的晚年生活?(圖/2016 年 CNEX 主題紀錄片影展)

從這個題目出發,紀錄片《Alice Cares來自愛麗絲的問候》拍攝荷蘭的一個研究團隊,他們開發出一個陪伴型機器人愛麗絲,將她帶到三位獨居老奶奶的家裡,和她們談天說話,彼此相伴。而隨著實驗進行一段時日,證明了「她」真的能填補她們內心的需求。

當然,所有人一開始的反應都是抗拒的。「我寧願跟一個真人相處。」、「你怎麼反應這麼慢?」、「你的眼睛根本不會對焦看我!」儘管團隊故意把愛麗絲設計成60公分高,以免太高大讓人心生畏懼,但她畢竟不是一個真人,更何況如果太逼真,還會造成恐怖谷效應,讓人反感。

但人心的奧妙就在這裡。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不論再冷漠的老奶奶,最後都喜歡上她了。

在愛麗絲腦中搭載的,是經過精心設計和編排的對話資料庫,搭配一雙充當「眼睛」的攝影機,可以從畫面中判斷受試者的位置、表情,是否起身離開等等肢體動作,甚至「是不是在看我?」這些互動情境都被輸入系統中,作為對話狀態的判斷因子。

所以從問好,自我介紹,到家常話題的閒聊,愛麗絲幾乎都可以適切反應。她還會記住上次的話題,問候老奶奶病痛恢復了沒?會「看」照片然後稱讚她的丈夫很帥,會在聽說對方愛唱歌後,上網挑一首歌來「唱」給對方合音,甚至還會陪老奶奶一起看球賽,一邊喊出「荷蘭加油!」

當老奶奶說要出門,她馬上查詢好天氣;當老奶奶在做復健,她會在旁邊打氣說:「再三下就結束了!」當老奶奶接了一通電話,她竟然還會問:「剛剛那是妳兒子嗎?」影片最後,三位受試者都從一開始抱著疑慮、或敬而遠之、或甚至抗拒的態度,變成依依不捨。還有一位跟愛麗絲說:希望我們有一天會再相見!

而這一切,儘管只是心靈上的陪伴,距離真正可以幫忙拿東西和甚至醫療照護的機器人,還很遙遠,但至少證明了:機器人真的可以為老年人帶來幫助。

 

而背後的技術,即使不是真正擁有自我的人工智慧,仍是結合了語言學和影音系統,共同打造的尖端科技。即使只是往前走了一小步,但這項研究證明了科技真的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嬰兒潮世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全球各地陸陸續續湧現了嬰兒潮(baby boom),而那一波人口爆炸的世代預計從2024年開始,會陸陸續續邁入80歲的高齡期。根據統計,屆時世界各國80歲以上的人口將會是現在的2-4倍之多。

人工智慧時代

在許多科幻片中的人工智慧(A.I.)——尤其那些會帶來危險的——都是先擁有自我意識,而這對現階段的電腦科學來說,仍然只是幻想。譬如電影《雲端情人(Her)》裡的AI,就可以真正地和人談心交友,但也可能會離開你、讓你心碎。

與網路共生

依現今技術,要在單機內完成對自然語言的分析和處理,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愛麗絲對所有語句的解讀、回應和選擇,都必須丟回雲端上的系統。這也意味著:未來即使量產出能和人互動的智慧機器人,他們的「大腦」仍然要依靠網路連結到雲端,才可以「思考」。這對未來應用上的脆弱性,以及深入偏遠和資源缺乏地區的廣泛性,都仍是需要克服的問題。

維基百科 -- 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人工智慧」的概念是由美國科學家John McCarthy1955年提出,目標為使電腦具有類似人類學習及解決複雜問題、抽象思考、展現創意等能力,能夠進行推理、規劃、學習、交流、感知和操作物體,應用領域非常廣泛,近年大行其道的個人語音助理如蘋果Siri、微軟Cortana,以及分別擊敗人類西洋棋與圍棋高手的IBM Deep BlueGoogle DeepMind AlphaGo都是人工智慧研究的結晶,同時電腦作畫譜曲寫劇本等創造性事物也陸續出現。隨著研發技術飛速進展,人工智慧深入如醫療、金融等生活層面指日可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