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比士雜誌》的專欄作家Ralph Jennings撰文指出他觀察到的亞洲現象並進行探討:亞洲父親的角色正漸漸轉變,開始更參與孩子成長,其中以台灣和越南做為對比。

美國、歐洲及印度、日本和中國在6月第三個周日父親節,泰國的父親節則訂為125日,亦為泰王蒲美蓬的誕辰紀念日,而台灣則是將父親節訂在88日,與中文的「爸爸」發音雷同,但Jennings表示,以往大多數亞洲人並不特別慶祝父親節,會花上一整天慶祝父親節的國家恐怕是西方與拉丁美洲。

「父親與孩子」的圖片搜尋結果

亞洲的父親總是充滿著陽剛氣質,因為有別於母親待在家中照顧小孩,多數父親常是「離家外出」的形象,但近年來父親節在亞洲越來越受到重視,Jennings分析也許是重視教育、低生育率和越來越多的職業婦女讓父子關係變得更為親密。

Jennings表示,根據新加坡大學發表的研究指出,傳統上亞洲人視父親為家務主宰、管理小孩紀律與負擔生計的角色,而不是在家裡與小孩有親密互動的人;但近年來一方面越來越多母親外出工作,使父親減輕財務壓力,有更多時間回家陪伴小孩,另一方面現在的小孩也比以前少,能付出更多心力在孩子身上,因此越有教育意識的父親也開始注重親子關係。

一名大學的社會學教授Wei-Jun Jean Yeung2013年的期刊指出,「隨著勞動市場有越來越多育兒母親的加入、性別意識形態更為平等、全球化趨勢開展,整個社會期待父親給予的不只是金錢支助,而是能提供孩子生理與情緒上照顧,並如西方家長一般肩負教育責任的『新好爸爸』。」

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的副教授Jens Damm指出,首先開始風氣轉變的國家是台灣,在社會進步的台灣,女性傾向外出工作,將育兒責任交給男性,Damm說,「二十年前你可能會在街上看到爸爸教訓小孩、媽媽保護他們的畫面,但現在你看到的是爸爸在幼稚園跟小孩談話的畫面。」

然而,儘管父親較以往花更多心力陪伴孩子,父親節仍無法趕上母親節的「榮景」,母親節在台灣就像一個大型節慶一樣,許多卡片、禮物、蛋糕店家在數週前就開始推出優惠活動,學校甚至還會帶孩子製作母親節卡片,但父親節相較之下就冷清許多,Jennings表示,這種現象仍然與父親外出工作、母親陪伴孩子上學的現象有關。

場景轉換到同樣為父權體制的越南,研究顯示父親也越來越願意替小孩洗澡、餵食並關心孩子狀況,但整體而言父親在小孩成長過程中的陪伴仍少,約有30%的父親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少於1小時。

事實上,要將父親從工作角色轉換到家庭角色並不容易,位於新加坡的非營利組織Centre for Fathering的執行長Bryan Tan曾在專欄中寫道,為了加強與孩子的聯繫,他必須改變與妻子、父親和自己個人的關係,他說,「揮別過去的教養方式,代表我必須與自己有更好的對話空間,這對我的小孩、還有他的下一代都會有很大影響。」

Yeung分析,未來亞洲可能會出現三種型態的父親,一種是較缺乏教育、嚴守紀律的「放手型父親」;一種是家庭破裂或移民在外的「缺席父親」;另一種是知識水準較高的「陪伴型父親」,與母親共同負擔育兒責任,在小孩照顧上更盡心盡力、與孩子情緒更親密,參與孩子成長的程度是他們上一代所未及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