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隨地忍不住想查看 LINEFacebook 等上癮症狀,可能會影響讀書與工作效率,甚至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手機上癮已經是普遍的症頭,現在邊開車邊看手機的人愈來愈多,造成的交通傷亡事故也隨之大增。

「surf mobile phone」的圖片搜尋結果

CNN 報導,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調查發現,美國每天平均9人因駕駛使用手機分心而死亡,受傷人數超過1000人,2010年皮尤研究中心調查就發現將近一半的美國成年人承認開車時使用手機,16~17 歲的族群當中3人有 1人駕駛時用手機。

千禧世代最糟糕,18~33 歲族群中 59% 的人邊駕駛邊傳訊息,34~45 歲族群比率為 50%,嬰兒潮世代只有 29%。行人的症頭也很嚴重,紅燈時穿越馬路的人有 42% 是在打電話、戴著耳機,或低頭看電子裝置。2013 年一項研究發現,從2005 - 2010年,使用手機的行人傷亡率增加 10 倍。

長時間低頭看著手機可能會影響脊椎、呼吸功能甚至情緒。研究人員還發現,手機和其他網路裝置發出的藍光會破壞褪黑激素的產生,影響睡眠。芝加哥北美放射學會年會一項研究發現,手機上癮可能會影響大腦功能。

韓國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腦成像技術研究 19 名被診斷為網路或智慧手機上癮的十幾歲男孩大腦, 19 名未成癮的青少年相比,成癮男孩的大腦中氨酪酸(GABA)水平,顯著高於激發神經元的神經遞質麩醯胺酸。GABA 會減慢神經元的速度,減弱注意力和控制力,引發焦慮症狀。

史丹佛大學神經放射學家 Max Wintermark 表示,這是他讀過關於網路成癮的第一個研究,過去有很多研究發現酒精、毒品和其他類型的成癮,與大腦中各種神經遞質不平衡有顯著關聯。過去研究發現需要同時使用多種裝置的重度多工者的前扣帶皮層的灰質區域較小,這是大腦負責自上而下控制注意力的區域。總而言之,如果太依賴智慧手機,基本上會損害專注能力。

研究人員表示手機成癮的青少年在焦慮、抑鬱、失眠和衝動水平方面的得分也顯著提高。但好消息是,成癮的12名青少年接受 9 週的認知行為治療後,麩醯胺酸與 GABA 的水平恢復正常,研究人員認為認知行為療法可以改善注意控制和執行功能。

一項研究發現正念訓練,即冥想也可提高認知能力,另一項研究也發現,認知行為療法可改善前扣帶皮層的神經塑性,這是由智慧手機成癮導致的腦部受損區域。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最有趣的一點是認知行為治療可改善大腦神經遞質不平衡狀況,後續還需要更多研究加以證實。

專家建議除了正念培訓之外,在一天中的某些時間如開會、吃晚飯、和孩子玩、開車時把手機關掉,對改善手機成癮也有幫助。從手機中刪除社交媒體應用程式,如 FacebookTwitter,並只使用電腦查看社交媒體,不要帶手機睡覺,使用舊的、老式的鬧鐘,多進行健康活動代替滑手機,比如冥想或者真正與真實的人互動,都可避免掉入手機成癮,維持大腦功能的健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