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瑞士央行從來不走尋常路。

瑞士央行躋身全球利潤最高的公司之一,2017 年利潤預計達到 550 億美元,這個數字幾乎要趕上蘋果公司 2017 財年的 613.44 億美元了。

瑞士央行「很會賺」。(圖:AFP)

作為一家上市的央行,瑞士央行的股價在過去三年內翻了五倍,最近 9 個月以來就翻了近三倍,碾壓亞馬遜、蘋果等一眾科技巨頭 + 明星公司。

不同於其它利潤豐厚的公司雇員數量龐大,這家「公司」僅有 800 名左右員工。更有甚者,它還有「合法壟斷」的地位。其生產的產品就是無人與之競爭的瑞士法郎。

一家央行怎麼能夠賺這麼多錢?

首先,要獲得一個貨幣壟斷權。確保只有瑞士央行能發行貨幣,而且想發多少就發多少。

第二步:印錢。

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和全球其它央行一樣,瑞士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也大規模擴張,大約擴大了八倍達到 8000 億瑞郎。換句話說,瑞士央行印了很多錢,比整個瑞士的經濟規模還要大。

這些錢流入實體經濟,流入金融市場,推高了資產價格。

第三步:降息,降啊降到負利率。

2015 年,瑞士央行開始推行負利率。鼓勵銀行、企業、個人買買買,負利率下存錢即是虧損。於是,資產價格被進一步推高。

最後一步:購買資產。

就在印錢、降息的同時,瑞士央行還不斷購買資產。從股票到債券買到手軟,這麼多錢在瑞士國內肯定花不完,於是瑞士央行就配置了大量美國公司的股票,如今手上握着大概 850 億美元的蘋果、微軟、可口可樂、Visa 等公司的股票。

恰逢美國牛市,股價越是漲,瑞士央行賺的就越多。

但故事也有另一面,在瑞士央行利潤飆升的同時,瑞士的債務水平也一飛沖天。目前瑞士家庭負債占 GDP 比例也居世界前列。

 

瑞士央行的這些數據從側面反映出過去十年全球貨幣寬鬆的格局對市場造成的巨大影響。因為瑞士央行是一家上市公司,所以這一切才能以這樣特殊而直觀的方式展現出來,比如利潤、股價。難以想象如果把主角換成聯準會會是怎樣一倍景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