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自北半球秋季持續至冬季的2017-18流感季,最終有可能會和2009年的禽流感大流行一樣致命。

17-13日,近10%死者的死因為肺炎和流感,這也超過了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對流行病的定義。流感或肺炎近期的住院率達51人/10萬人,為2010年開始有精確追蹤以來的同期最高點。美國已有超過50名孩童死亡。

為何這一季的流感如此兇猛?

1918-20年的流感大流行,必定會隱隱浮現於相關討論之中。它感染了5億人,造成0.5-1億人死亡。據說,部分城市的情況有如黑死病大流行。

萊特在《Get Well Soon》這本調查歷史疾病流行的書中指出,棺木缺短加上無法回收所有的屍體,促使部分家長將死去的孩子放進大型的義麵盒。那場大流行的衝擊如此巨大,是因為那是新的病毒變體,人類沒有足夠的免疫力。在大流行之前預先找出新病毒株並不容易,所以這類大流行的風險也一直存在。

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免疫學及傳染疾病教授葛拉德(Yonatan Grad)表示,「我們真的沒有預測下次流感大流行何時會到來的好方法。」

本季的流感雖然不是1918年那樣的大流行,但數項因素也加劇了它的嚴重程度。

主要病毒株是舊有但兇狠的H3N2亞型。它是在50年前發現,有著快速變異的傾向,所以有能力入侵已經對先前變體發展出防衛能力的人體。

因此,目前使用的、去年前期開發的流感疫苗,效果亦低於平常。澳洲(流感季比北半球早半年到來)的報導與加拿大的初期分析顯示,疫苗對H3N2的效力最低可達10%,而非較為常見的30-60%

流感有可能致命,但同時也會削弱免疫系統,讓人容易受到二次感染,其中最值得重視的就是細菌性肺炎。

本季,流感病患似乎比平常更容易受到呼吸道病毒的侵襲;近期論文亦指出,疫苗接種率下降(出自尚未證明的疫苗安全性疑慮)和抗生素抗藥性增強,亦使本季的情況更加惡化。

不過,流感相關的研究已有進展。疫苗就算不是非常有效,還是能拉低患病率、嚴重程度和傳染率,抗病毒藥物則能縮短患病時間和疾病的衝擊。然而,我們還是可以透過教育宣傳增加接種率,也能進一步提升疫苗的效果。大多數流感疫苗倚賴雞蛋培養;葛拉德博士指出,這可能會促使疫苗依照雞蛋內部的狀況變異,進而減少其抗原效果。

數年來,研究者投入許多心力,希望能從雞細胞轉往其他動物和昆蟲的蛋白。但真正的聖杯,就是可以同時對抗季節性和大流行流感的通用流感疫苗。其中一項策略,就是試圖攻擊流感病毒那相對穩定的莖部,而非會變異的頭部。此外,使用基因工程活病毒,亦有機會觸發更活躍、更持續性的免疫系統反應。突破或許不會在短時間內到來,但千萬流感患者應該會想聽些好消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