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買家和拍賣公司正一步步抬高恐龍化石的價格,博物館和科學家想取得新化石越來越難了。

Quartz 報導,64日,巴黎一家拍賣行將拍賣一具約9公尺長的肉食恐龍化石,預期成交價 120-180 萬歐元。據悉,這具化石與異特龍屬相似,但牙齒、頭骨等特徵都有差異,因此很有可能是還沒發現的新物種。

這具化石的科學研究意義自然不言而喻。但現實情況卻是,照賣方的預估價,古生物學家和博物館都難以負擔這筆支出。

古脊椎動物學會(SVP)是聚集超過 2,200 名古生物學家的非營利機構,525日,SVP寫封信給賣方 Aguttes,希望可以取消這起拍賣。SVP 認為化石標本不應該私人買賣,因為科學知識意義更重要,並表示如果這具標本是新物種,命名需要受國際命名法典的規定限制。

這封信並沒有奏效,畢竟如果成功就不會有本文開頭的新聞了。

私人買賣動物化石是否合理?有關爭論其實早已不新鮮。從 1993 年《侏羅紀公園》上映之後,買賣恐龍化石就越來越流行。

SourceBy J. Spencer, Tadek Kurpaski, Daderot, EvaK, Domser, Captmondo. Collage by Matthew Martyniuk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2008 年,英國佳士得拍賣在巴黎賣出一副長7.5公尺的三角龍骨架,價格約77 萬美元;201311月,一具近16公尺長的懷俄明州梁龍骨架化石拍得 48 萬英鎊;20184月,巴黎分別以141萬歐元和144 萬歐元將兩架異特龍和梁龍化石賣給同一位買家。

購買化石為私人收藏或展品、家庭擺飾的買家越多,拍賣公司也透過這種方式將化石價格炒得越來越高,久了以後,當私人買賣化石成為主流,生物學家和博物館能拿到新化石用以研究或展覽的可能性就變得更低。

儘管有許多科學家都表示化石是不可代替的自然遺產,不該成為自由買賣的流通商品,但純從法律上看,英國、美國等國家買賣化石都合法。對此,科學家和博物館無話可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