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聯邦選舉打得鼻青臉腫、德國總理梅克爾所屬的中間偏右基督民主聯盟得票率落至33%以來,她的政治訃聞已被一寫再寫。德國黑森邦地方選舉結果28日出爐,顯示基民盟和其姐妹黨巴伐利亞基社盟的時運仍舊不濟。

英國衛報質疑,如果梅克爾(前)時代結束,法國總統馬克宏(後)未必能擔起歐盟領導人...

梅克爾能長期執政是因為她比對手優秀很多。她2005年上台,如今已第四個任期,受到德國國內外的普遍敬重,是歐盟的實質領袖。她有明確的政治原則,大膽開放的移民政策和敢於面對美國總統川普是其例證,加上作風務實,所以能走得這麼久遠。

英國衛報指出,如果梅克爾時代結束,可能對歐洲和歐盟未來的凝聚產生重大影響。目前的時機不能再糟了,因為政治碎片化和極端化大為流行。

在另外兩個歐洲強權當中,德國的傳統盟友英國忙於將造成兩敗俱傷結果的脫歐過程,已經變成德國的負債。

於此同時,法國總統馬克宏僅上台18個月,光環就不見了。他改革勞動市場未見成功:失業率再次上揚至近10%,但經濟成長下滑。另外,下屬高調辭職、處理愛麗榭宮醜聞不當,以及傲慢態度直逼拿破崙,都對他形成重大打擊。他的支持率已不到30%

馬克宏在國際舞台上的爭議性也很大,迥異於梅克爾。他將自己形塑成對抗崛起中不開明和民粹主義勢力的歐洲領導人,近來挑起與主張國家主義的匈牙總理奧班和義大利強硬右派副總理薩爾維尼的論戰,認為這些人危及歐盟珍視的開放邊界、開放市場和開放社會等原則。

分析家薩瑞斯基認為,馬克宏逼著做出非此即彼的選擇,將在歐洲建制政治秩序裂解之際,引發更嚴重的極化現象,畢竟「在各意識型態之間有許多其他選項。不是所有親歐派都有同樣理念」。

隨著梅克爾的星光漸淡,馬克宏可能利用明年5月至關重要的歐盟議會選舉,擔當歐盟領導重任並重振國內威望。薩爾維尼也認為5月選舉可能成為歐盟未來走向的分水嶺,他和法國女川普勒朋計畫鼓吹「各國的歐洲」,免於布魯塞爾的控制。

這可能是歐洲自1930年代以來,政治穩定、凝聚力和民主共識遭遇到的最大挑戰。梅克爾象徵安全穩健和連貫性,她若下台勢將被深深懷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