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常春藤名校康乃爾大學宣布中止與中國人民大學的合作計畫,導火線是北京打壓支持工運的左派學生,美中學術合作中斷在雙方矛盾日深之際是否成為通例,有待觀察。

今年夏季,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的佳士科技公司爆發工運,不滿惡劣待遇的工人試圖組成工會與資方談判,部分代表遭開除,維權事件經網路傳播引起廣泛關注,北京大學等多所知名院校學生發出聲援書,並有數十名左派青年到場替勞方發聲。

佳士工人維權就此演變成政治事件,北京當局為防止事態蔓延,除逮捕約30名工人,警方也進入宿舍,強行帶走約40名支持工運的學生。多名參與工運的學生事後遭停學,或在課堂上被公開批評。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康乃爾大學產業與勞工關係學院(ILR)基於學術自由,決定中止與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的2項學術交流計畫,這是外國大學多年來首度以學術自由為名,中斷與中國學府合作交流。

康乃爾大學教務長柯里科夫(Michael I.Kotlikoff)表示,ILR學院中止的2項學術交流計畫,是2014年與中國人民大學為推進兩國勞工研究展開的合作一部分,之所以決定中斷,是因憂心人民大學學生為勞工權益發聲而受懲處。他說,康乃爾大學與中國有意義的交流歷史悠久,也無比重視學術自由,「ILR國際合作計畫主持人與行政部門諮商後做出這項決定」。

紐約時報報導,許多美國大學為求資金和國際影響力,與中國院校攜手合作,卻犧牲言論自由價值,康乃爾大學上述決定是美方學術圈罕見指責中國日益限縮人權

事實上,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10/4日在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演說,指控中國干預美國內政、顛覆國際秩序之餘,也提及中國透過學術施壓,試圖破壞美國言論自由。

彭斯當時提到,馬里蘭大學一名中國學生因在畢業典禮談到「言論自由的清新空氣」,在中國社群媒體上遭圍剿,馬里蘭大學與中國的交流計畫也因此受影響。北京大方向大學、智庫和學者提供資金,背後目的是避免他們提出中共認為冒犯的觀點。

金融時報指出,隨著中共加強控制教育與公共論述,過去一年中國與外國大學的關係緊繃。中國主管機關今年已切斷逾1/5的中外大學合作交流,多家國際學術出版社也坦承,北京審查部門施壓,要求他們斷絕中國內部查閱論文的管道。

中國十幾年來在國外廣設孔子學院,名為推動外國人學習中文與中國文化,如今被貼上「銳實力」標籤,遭疑侵害學術自由、從事間諜工作。芝加哥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北佛羅里達大學等美國學府陸續終止和孔子學院合作,也是美方提高戒心,與中國逐漸走向對立的面向之一。

盧比歐(Macro Rubio)等聯邦參議員今年稍早推動立法,要求孔子學院向美國司法部登記為「外國代理人」,並揚言美國學校若決定與孔子學院合作,就無法得到聯邦政府資助。

康乃爾大學未設孔子學院,但與中國關係密切,校方為促進雙方學術交流,還在北京設立「康乃爾中國中心」(Cornell China Center)。康乃爾基於捍衛學術自由,中止與中國人民大學2項學術交流計畫,尚未出現其他合作受波及的跡象。

柯里科夫表示,康乃爾大學決定中止與中國人民大學涉及勞工研究的學術交流計畫,不影響康乃爾「堅持與中國其他合作夥伴為持續造福學生、兩國和世界推動的學術合作計畫」。

據統計,康乃爾大學與中國學府有68項教學與研究合作案,包括與北京清華大學合作的工商管理碩士(MBA)學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