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初,一群民營新創的電腦公司在北京海淀區清華和北大外的荒煙漫草處,開闢了今日所謂的電子街商圈。在中國絕大多數家庭還沒有電冰箱的那個時刻,即使是這個盜版叢生和廉價質感的「北京版光華商場」都給了人們帶來「改革開放」的希望。其中有一家公司就叫做聯想。

那個電子街現在響亮的名號叫做「中關村」,並且是百度、滴滴出行、美團點評,以及微軟、谷歌、IBM所在的「中國矽谷」。

中國科研神話

1991年至2016年的25年間,中國當局為科研投入的預算暴增30倍。這筆金額在2009年已經超越同期的日本,在今年它將超越美國。北京的壯志是在2020年時成為5G、育種技術、機器人技術的引航者,並在2030年時站上人工智能的領導地位。

當前,即使中土自產的本地科研仍遠不及西方尖端,但項目和口號卻緊追美國。「中關村」模式在中國全境內被複製成為167個科技園區、企業憑研發專利來發放員工獎勵、教授薪資級距也都以期刊索引有多少掛名的研究為準。從中央到省,投入大量計畫延攬華人族裔的海外學術菁英回歸,並將推動創新研發的厚望寄予他們身上。

敗絮其中

《麻工科技評論》表示,帳面上中國雖然在專利與國際期刊發表,呈現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態勢,但細看就不難發現,其中大多的國內專利都是第五年之後就沒有被續簽的所謂「垃圾專利」。在中國境內發表的學術引用率低,冒名頂替、剽竊代寫等黑市亂象叢生;浮誇追求名目與急功近利,打壞了學術科研真正踏實求知、求真、探究基礎的氛圍。

被炒作得震天價響的所謂千人計畫,不僅沒有吸引多少已有海外成就的華人學者根回中國,許多支出的預算還成為大老們私相授受、買豪車、索賄賂、包情婦的享樂基金。《麻工科技評論》直指,中以黨領政也以黨領學,許多人對這套需要逢迎拍馬搞關係的人治體系沒有信心。

草根新創的韌性

最終,中國本土的科技創新,雖然是山寨起家、靠著政府強制擋掉國際上的亞瑪遜、臉書、谷歌、蘋果,因而生成了阿里巴巴、微信、百度、華為,但中小企業為了抓住廣大內需市場而改善服務的奮鬥競爭軌跡,也是真實而動人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政府想要牢牢抓住商業與科技的一切,但它們最終或好或壞,可能叫你我意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