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人類已不只一次被提醒,一些沿海城市和小島正面臨被淹沒的風險,未來某天就會消失不見。根據聯合國預測,到 2100 年全球海平面將上升 1 公尺。因兩極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近來有科學家指出這數字將翻倍變成 2 公尺。

而「度假天堂」馬爾地夫最高海拔處,只不過 2.4 公尺。

最近,麻省理工學院(MITSelf-Assembly 實驗室團隊和馬爾地夫島嶼保護組織 Invena 合作開展「Growing Islands」計畫,希望藉助大自然的力量拯救危險邊緣的小島。他們設計一種水下坡道,約3×3m,今年 2 月在馬爾地夫放置試用,希望借海浪跟洋流帶來沙子積聚,讓小島「長出」新陸地。

原理大概是這樣,相當於讓海水當免費勞工搬沙子。

數百次實驗室模擬之前,MIT 研究團隊在馬爾地夫發現因海浪運動形成的沙洲「生長」速度較快,幾個月就能堆到約 2 公尺高,於是複製這模式做出了水下坡道。所謂的水下坡道其實由一袋袋沙子組成,袋子為帆布和可生物降解材料,成本較低,且不會為海洋環境帶來太大傷害。這些坡道是為了模仿珊瑚礁地形,幫忙留下沙子,把臨時沙洲變成永久存在的島嶼陸地。

研究人員 Skylar Tibbits 指出,對海平面上升,目前主要的解決思路可能是修建堤壩、填海建人工魚礁,或是將深海砂石開挖出來。但這些方案都不是長久之計:一方面可能傷害海洋生態,另一方面,這些都是能源密集型的大工程。

與其想辦法對抗,不如將地震、龍捲風、山體滑坡、海嘯等毀滅性的力量用來建造,這就是 Tibbits 提出的另一種思路。

這是一種比人造基礎設施更優雅的解決方案,也是一種更可持續的建造方法。

比如波浪能發電,也是將大自然力量用於創造。

接下來一整年,MIT 都會繼續透過衛星影像、自動鏡頭和物理測量等方式監控收集資料,研究季節和位置變化的影響,以及如何使效果最大化。

據稱,除了讓現有小島「長出」陸地,水下坡道甚至能幫忙「種出」新的島嶼。Tibbits 相信如果這套方案成功發揮作用,將會非常強大。說不定真能拯救全球的海岸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