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辨識技術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尤其是廣大的手機使用者,指紋、虹膜、聲紋等技術都早已應用至全世界最流行的電子裝置。

不過,除了手指、眼睛、聲帶,人類身上的動力源──心臟,同樣也是獨一無二的身分標誌,獨特的心臟特徵可成為與眾不同的身分辨識技術,且甚至能從遠處辨識

遠程辨識這點引起美國特種部隊的興趣,當然這不是唯一能遠程完成的生物辨識技術,像步態分析等電影裡見過的技術其實都存在,但步態這種特徵就像臉部辨識並非一定可靠,可改變和偽裝。心臟特徵則像虹膜等特徵,無法改變和偽裝。

根據 MIT Technology Review 報導,美國特種部隊的要求下,五角大廈(The Pentagon)已研發出新裝置,可在看不到人臉的情況下辨識,原理就是透過紅外線雷射探測人類獨特的心臟特徵。這項技術約可在 200 公尺內運作,如果使用更先進的雷射技術,那麼探測範圍還能擴大。

當然這項技術也引起擔憂,比如能否透過衛星發射雷射辨識。五角大廈反恐技術支援辦公室的 Steward Remaly 表示,雷射發射至更遠距離有可能,但不代表能從太空辨識。

和遠程雷射辨識技術不用,接觸式雷射感測器通常用來辨識心率,原理是透過檢測雷射反射血液流動下的變化,透過演算法算出心率數值。名為「Jetson」的新裝置使用名叫「雷射振動測量」的技術檢測心跳引起的表面運動,這種雷射技術適用於穿著普通衣服如襯衫和夾克,但對冬季厚大衣和羽絨外套無能為力。

不過「Jetson」改進雷射振動測量技術,採用現成的裝置來擴展,通常用來從遠處檢查風力渦輪機等結構的振動,此外「Jetson」還添加特殊的平衡架,就能在目標身上留下難以察覺,只有原先四分之一大小的雷射點。就像檢測心跳,獲得準確數據約需要 30 秒,所以這項技術需要目標坐著或站著不動。

Remaly 團隊隨後研發了從雷射信號提取心臟信號的演算法,他聲稱目前「Jetson」在條件良好的情況下辨識率可達 95% 以上,可能還會再提高。實際使用時,「Jetson」將和人臉辨識及其他辨識技術一同使用。

另外,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的 Wenyao Xu 也開發出一種遠程心臟感測器,不過工作距離只有 20 公尺,且還要配合雷達。但他認為心臟辨識是一項比人臉辨識更好的技術,與人臉辨識相比心臟辨識更穩定,準確率也達 98% 以上。

不過和龐大的指紋庫和臉部特徵庫比,心臟辨識目前最大的限制就是資料庫數據不足,導致實用性遠不如指紋和人臉辨識。

另外從長遠來看,這項技術還能有更多用途,比如醫生可遠程掃描心律失常或其他疾病,醫院也能更方便監測病患病情,不用再把人接到一堆機器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