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幾年大學畢業生人數不斷創新高,幾乎每年媒體都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家長們從高考填志願時就開始為給孩子選一個就業前景好的專業而操心,可隨著自動化的潮流來到,未來年輕人的就業也許會更難。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報告,美國有40%工作未來10年可能會因自動化消失,這部分工人年齡主要在18~34歲,有1,470萬人之多,自動化浪潮下衝擊下年輕人受到的影響或許最大。

報告顯示面臨失業的近1,500萬年輕人,有三分之二會發生在食品、飯店和零售業,美國服務生、飯店接待員、餐廳員工等超過一半從業人員為34歲以下年輕人,另外三分之一是白領,會計、財務、人力資源和行政管理的初級職位首當其衝。

法律業 AI 已可處理法律檔案的初步審查工作,效率比人類律師更高。去年法律 AI 平台 LawGeex 和多家大學法學院舉辦審讀法律檔案比賽,結果 AI 26 秒就能處理5份協定,律師平均耗時92分鐘,且AI的準確率比律師高 10%

雖然 AI 取代大量工作的可能性討論了很久,但目前大部分人都沒有太大實感。自動化真有這麼可怕嗎?MIT-IBM 華森人工智慧實驗室(MIT-IBM Watson AI Lab)最近報告則有不那麼悲觀的預測。

IBM 首席經濟學家 Martin Fleming 認為機器人會取代大量工作的擔憂並沒有數據支持,「完全是胡說八道」。MIT-IBM Watson AI Lab 報告指出,自動化革命並不意味著用物理機器人工作,更大的挑戰反而是 AI 演算法。

儘管我們不會丟掉所有工作,但由於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介入,很多工作方式將發生改變。研究人員透過機器學習分析 2010~2017 年間美國招聘的 1.7 億個職位,發現過去 7 年需要人工的工作數量確實下降,但下降趨勢並不明顯,不過這些消失的工作的確大都由 AI 系統取代。

AI 一方面提高一些重複性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要求工人掌握更多機器無法做到事情,尤其需要創造力、嘗試和判斷力等「軟技能」工作。比如銷售,演算法能更快為產品制定合適價格,而人類可將更多精力放在管理用戶或行銷。

研究指出,需要智力技能和分析的工作未來薪水會增長更快,比如設計、商業金融等領域,AI 還無法取代。同時需要身體彈性、常識判斷力或語言表達能力的工作會更有價值,如家庭護理、髮型設計師和健身教練等職業。

儘管麥肯錫和 MIT-IBM Watson AI Lab 的報告結論不太一樣,但都提出同一個問題,為了適應自動化帶來的變化,人需要學會和 AI 分工合作,現在的大學教育課程和企業的人才培養體系也要調整。

目前一些美國公司已開始和社區大學合作,針對性設計課程,以培養適應自動化時代需求的人才。7 月亞馬遜也宣布將在未來 6 年內花 7 億美元,為10 萬名員工培訓新技能,讓他們進入更進階的工作或轉職。資料與社會研究人員 Madeleine Clare Elish 舉一個例子說明未來工作的變化:當自動收銀台取代收銀員,人類的工作變成故障時及時維修,同時安撫焦慮生氣的顧客。

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到底會讓更多人失業,還是幫助人們工作更充實和有價值,目前還不知道,但從現在開始學會和 AI 相處,適應更多新人機互動模式,已經越來越有必要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