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提議為央行官員乾杯一定令人奇怪,但波蘭和墨西哥有充分理由向央行官員們舉杯致敬。上周波蘭及墨西哥短期公債殖利率之所以創新低,有部分就是因為亞洲央行大舉買進,而這對多數央行來說可謂重大政策轉變。

各國央行外匯存底向來屬於最保守的投資者,投資以流動性為優先考量,其次則考量資產安全性與投資報酬率,因此過去1世紀以來各國外匯存底多以美元為大宗。歐洲央行至今外匯存底僅包含美元、日圓、黃金及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特別提款權。

 

很多央行開始對外匯存底進行多樣化配置,並投資於一種新的資產:新興市場債券。不久之前,新興市場的貨幣和債券仍被視為風險高,不適合央行這樣的保守型投資者。然而很多央行已開始嘗試轉向傳統市場以外的其他市場。

過去就連歐美退休基金都認為新興市場貨幣或公債風險過高,更不用提保守的央行,但近年各國央行除了投資加元、澳元等10國集團(G10)貨幣之外,也開始注意波蘭、南非、墨西哥、巴西、土耳其、南韓等國貨幣,乃至特別被允許投資的人民幣。

代表央行管理資產的匯豐全球資產管理公司(HSBC Global Asset Management)投資戰略主管Philip Poole說:「新興市場之於全球經濟的重要性日漸提升,因此各國央行投資策略也開始反映這股趨勢。」他認為美國實施量化寬鬆造成美元貶值,也是各國央行分散外匯存底的原因之一,尤其新興國家央行為避免本國貨幣持續升值,更是擴大買進外匯。

 

儘管目前各國外匯存底仍以美元和歐元為大宗,但IMF資料顯示澳元及加元等「他國貨幣」的比重開始增加。2007年底全球央行外匯存底中僅有1.8%屬於這類他國貨幣,但此比重在去年底增至6.1%.近年來發展中國家外匯存底是多元配置的支持者。IMF數據顯示,完全開發國家央行的外匯存底僅有5%配置於他國貨幣,而新興國家配置外國貨幣的比率有逐漸升高趨勢。

僅從央行外匯存底規模來看,即便是很小的配置比例也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目前全球央行外匯存底總額超過11兆美元,是對沖基金行業管理資產總額的4倍。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策略師Kit Juckes表示,雖然幾十億美元對很多央行來說只是個零頭,但對如此巨額的資產做微幅的調整,也會對小國產生影響。

近年來美元不斷走跌,新興市場的央行一直是透過干預外匯市場、阻止本國貨幣過度走強來反擊這種趨勢,而干預的方式就是購買更多外匯、增加外匯存底的資產。

各央行對外匯存底進行多樣化配置、增加非傳統幣種資產,主要就是要增加資產類別。對央行外匯存底的管理者而言,雖然流動性是最重要的考量。然而只要央行擁有的資產規模夠大、能讓安心,就會開始考慮資產配置的多樣化和資產回報率等其他因素。

Financial Time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