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的生活過得豐衣足食,但這不意味著你能夠將各類不速之客都拒之門外。富人被查稅員、信貸員和山姆大叔自身搞得傾家蕩產的故事不勝枚舉,這足以警示每一位新近崛起的億萬富豪小心呵護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正如《Forbes》對全球最富裕人群的調查所示,投資理財是需要策略的,如願意接受新奇的金融工具,或者去避稅天堂百慕達開辦一家離岸公司,或者創辦一家自己的企業。以下是那些一分一毫地積累起萬貫家財,並悉心維護財富的富豪經常採納的7項理財技巧、秘密和策略:

1. 現金流至關重要。購買MLP ,賣掉牛排餐廳。

好萊塢明星Brad Pitt把他每部數百萬美元的片酬放在哪裡呢?這不難揣測,一如許多好萊塢明星,他把錢投資在MLP(master limited partnership業主有限責任合夥公司)上。

1  

好萊塢五位頂級財富管理顧問透露,這類股票擁有一批狂熱的信徒,它們能夠產生強勁的收益率和現金流。如同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一樣,MLP無需納稅。因此,投資者可以分享到更大比重的收益,派發的高息也只需承受輕度稅負。

MLP當然不是曇花一現的投資品種。無論是以1年期、3年期、5年期或10年期,Alerian業主有限責任合夥指數(The Alerian MLP Index)的回報率都高於S&P500指數。這項包含大約50MLP的指數尤其偏愛諸如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Kinder MorganPlains All American Pipeline這些經營天然氣​​和原油管道業務的公司。

洛杉磯理財經理Alan Goldman擁有一個由大明星組成的客戶群和關係。他經常告誡這些客戶不要執迷於投資那些可能走紅的時尚餐廳,而應持有一些更穩定的投資產品,如MLP。「我們發現,他們需要比普通人更保守一些,演藝圈人士非常喜歡投資餐廳。每當看到某個藝人開始做餐廳之類的生意,我們只能做出這樣的假設:這筆錢肯定有去無回了。」Goldman嘆氣的表示。

2. Mark Zuckerberg學習,投資GRAT 

估且不論坊間對於Facebook公司前景的質疑,Mark Zuckerberg和他的創業搭檔Dustin Moskovitz已經採取措施,以保護其家庭財富。

Forbes》雜誌曾報導指出,Mark ZuckerbergDustin MoskovitzFacebook公司上市前股票投資置一種名叫GRAT(贈與人保留年金信託)的金融工具之中。據《Forbes》估計,兩位創始人最終將兩億多美元資金轉移至這些信託基金中。未來的支出可以規避贈與稅(這些信託基金於2008年創建時,贈與稅的稅率高達45%)。或許不像繞過美國國稅局(IRS)轉移10億美元,但就藏匿像私人公司股票這類難以估值的資產而言,GRAT是一個特別有用的工具,因為一旦你面臨審計,你完全可以更改信託條款的細節。

3. 讓你的公司給你支付報酬。

有沒有聽說過這些公司,比如Screaming Lord BalticFlip-Flop FirmOn Nets Above People,或許沒有吧,除非你正在華納兄弟影業公司(Warner Brothers)從事幕後工作。每一家這樣的實體都被某一位藝人公司化了,特別是那些聘請Scott Feinstein擔任理財顧問的演藝人士。Aaron PaulHilary DuffTaylor Lautner等名人皆是Scott Feinstein的客戶。

Scott Feinstein之所以建議明星們採取這種策略,是因為它可以讓客戶更好地管理稅收和開支。名人很多時候都無法對一些大宗商務開支進行稅收抵扣。「這些明星需要將其20-40%的收入付給其他人,其中包括如經紀公司、經紀人和助理等」,Scott Feinstein解釋。為什麼這些大明星無法進行相應的抵扣處理呢?原因就在於規定每位美國人都必須繳納一定稅收的《The Alternative Minimum Tax替代性最低稅法案》。這項規定影響了大約2,000萬美國人,並且限制你可以從應納稅所得中抵扣的費用額度。

為解決這一問題,明星們可開辦一家公司,然後通知電影製作公司向這家公司支付報酬,而不是直接向他們支付(政府為藝人以這種方式賺取薪酬開了一個特例,Scott Feinstein表示。但普通人肯定不能這樣做)。這家公司反過來向明星的隨從人員支付報酬,如此這般,明星的應納稅所得金額就顯著降低了。

儘管Scott Feinstein對這種辦法青睞有加,但他拒絕為這些公司奇怪的名字承擔責任:我對他們說,你們好歹也起一個對你們有點意義的公司名稱啊!Screaming Lord Baltic,這個名字聽起來令人不知所云。

4. 百慕達式的再保險業務。

對沖基金最近利用的稅收漏洞與再保險業務有關。

根據Bloomberg報導,自2011年以來,一大批億萬富豪級的對沖基金經理在避稅天堂百慕達開辦了眾多再保險公司,其中包括Paulson CapitalJohn PaulsonSAC Capital AdvisorsStevie CohenThird PointDan Loeb

他們這樣做都是受了Greenlight Capital掌門人David Einhorn的啟發。讓資金透過這些公司轉一個圈,可顯著降低對沖基金經理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並可延遲實際納稅的日期。一般情況下,這些經理人應該按照普通的所得稅稅率(39.6%)納稅,或者該繳納長期資本利得稅(20%)。

5. 尋找你永遠不打算脫手的股票。

在上世紀特許權投資領域的開拓前期,有一位戴著一副圓眼鏡、感情非常豐富的男士。他就是來自北加州的Philip Fisher1958年,憑藉《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非常潛力股》一書,他成為撰寫投資類圖書的第一人。這部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名單的著作堪稱現代成長型投資的樣板教材,書中列舉的15項投資戰略引起內布拉斯加州一位年輕人的注意。他把Fisher和價值投資理論之父Benjamin Graham的投資準則融為一體,由此賺得數百億美元的身家。沒錯,這個年輕人正是Warren Buffett

現在,Philip Fisher的兒子Kenneth Fisher也成為一位億萬富豪。他管理著一家價值420億美元的資產管理公司。Kenneth Fisher的投資理念或許比他的父親更加以價值為導向(評估一家公司價值時,他特別青睞市銷率(Price-to-sales ratioP/S ratio),但他說,老父親的投資理論中有一點是他從來不敢拋在腦後的(另一個原因或許是,在進行價值投資時,它能夠產生很好的效果)。

這一觀點是:購買某檔案股票時,你應該抱著一種永遠持有的心態。就購買股票後永遠不脫手而言,Philip Fisher是有充分理由的。他當時面臨最高可達45%的資本利得稅(相比之下,這項稅種比現在的最高稅率要低得多,僅為20%左右)

上世紀30年代,他購買杜邦公司(DuPont)和陶氏化學公司(Dow Chemical)的股票,整整過了約40年後,他才將這些股票售出。他曾在上世紀80年代購買過摩托羅拉公司(Motorola)的股票,直到他2004年以96歲的高齡去世時,他依然持有這些股票。

在今天這個以毫秒計算交易時間的世界裡,這種心態是否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如果應用得當,依然是有價值的。然而,人無完人。」Kenneth Fisher如是說。

6. 把成長型投資品置入個人退休帳戶(Roth IRA )。

擁有巨大成長潛力的投資產品應該放入個人退休帳戶(Roth IRA 。這個帳戶是免稅的,而且只要你一直等到退休年齡才將資金提取出來,那同樣無需納稅。快速成長的私人持股公司的員工往往選擇這條途徑。

2001年,時任PayPal CEO Peter Thiel就是這樣做的。Peter Thiel透過他的Roth IRA 以每股30美分的價格購買170萬股PayPal股票。2002年,eBay收購PayPal,這些股票隨即產生3,150萬美元的利潤。

PayPal公司的另一位創始人Max Levchin也做過類似的事情。他的Roth IRA 已經售出310萬股Yelp股票,現在還持有390萬股。產生的結果是:退休後,Max Levchin可從這個帳戶中提取9,500萬美元的免稅資金。

7. 創辦你自己的企業。

看看《Forbes》全球億萬富豪榜單,如果你深入研究1,426位上榜富豪的簡介,你就會發現一個類似的特徵。

幾乎所有億萬富豪的財富都是憑藉一股企業家精神賺來的,要不然就是從某個創辦企業的家族成員那裡繼承而來。無論你在一家公司中升至多高的職位,你也無法賺取10位數的收入。

如此巨額的財富是透過開創一番事業,從零開始累積起來的。創富故事很可能是個偶然事件,往往發生在你毫不知情的時候。1955年,巴菲特離開職場,打算就此退休。不久之後,在一個由家人和朋友組成的七人小組的勸誘下,二十多歲的巴菲特組建一家合夥企業,其高達535億美元的財富生涯由此啟動。這件事發生在奧馬哈俱樂部的一個小型宴會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