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台灣出口表現確實跌破許多專家的眼鏡,全年出口成長率以美元計僅有1.4%,遠低於以往水準,甚至低於當年經濟成長率接近2%的估計值。同時,年內各月間波動劇烈,傳統出口旺季的9月還出現7.0%的衰退。

觀察對主要國家及地區出口數據,可以發現台灣出口競爭力下滑並非一朝一夕。2002年至2013年期間,台灣出口由1,353億美元增至3,055億美元,平均年成長率為11.4%,其中新興市場表現遠優於主要經濟體,對大陸和東協出口分別年增16.3%23.6%,對美、歐、日則為1.7%4.3%5.0%,對先進國家的出口成長幅度已低。

而近年對新興市場出口成績也開始逐步下滑,以對大陸為例,2002年至2004年期間年成長率超過20%2005年至2007年間仍有兩位數,金融海嘯後一路走低,2008年至2013年間,平均成長率僅剩3.5%,對東協出口成長,也由2002年至2007年期間平均20.4%,降至後續年度平均10.3%。若無東協市場,近兩年台灣出口疲弱窘態恐早已浮現。

再來看出口產品結構,2002年至2007年期間,只有資訊通信及紡織品分別減少8.4%0.9%,其餘均有兩位數以上成長,礦產品及光學產品年平均成長率高達105.2%73.1%;金融海嘯2008年迄今,幾乎所有產品成長都趨緩甚至衰退,資訊通信卻回升至17.3%,相信其中重要產品如小筆電及手機,都在當時扮演關鍵角色,讓台灣出口能維持不墜。

由以上分析,台灣近年出口主要是依靠「新興市場」及「創新產品」兩大因素勉予支撐,而作為以往出口主力的歐美日市場,或是重要出口商品如礦產、光學、化學、電機及基本金屬等,在金融海嘯後都無法再現昔日榮景。

原因主要可分為三點,首先是,主要國家總體經濟受到金融海嘯及歐債問題的衝擊,對台灣產品需求不如以往。其次,新興市場填補部分需求缺口的同時,其產業競爭力也大幅躍升,許多產品雖尚未能自給自足,進口比重卻逐年下滑,成為台灣廠商的競爭者。

最後,近年來全球創新產品如手持裝置及網路服務的虛實結合,台灣廠商在產品布局與研發速度上相對落後,僅少數廠商短時期有所表現。

台灣出口瓶頸不能只歸咎於短期景氣,還必須意識到全球經濟版圖改變、新興市場進口替代,以及創新速度加快等因素,體認台灣在全球供應鏈角色產生變化,進而擬定新的貿易戰略。

面對這些變局與考驗,目前台灣部分廠商已著手於布局多角化、虛實結合與策略聯盟等,例如知名電子大廠計劃在美國設廠生產高階機種、資訊廠商投入雲端服務,以及半導體企業結合同業及上下游廠商合作於創新研發,來彌補本身專注於製造端的不足等。

而政府政策則致力於貿易自由化與區域經濟整合,希望透過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簽署更多自由貿易協定(FTA),來降低台灣對外貿易障礙。

企業或政府的作法個別看來都沒有太大問題,似乎彼此間欠缺了交集與連結。個別產業目前最關心的問題是研發創新?還是關稅障礙?並沒有釐清。

若是研發能量不足,政府就應投入資源增強廠商的創新能量,如果關稅障礙是當前難題,政府就要集中火力迅速打通重要出口市場關卡,解決眼下當務之急,而不是寄望於多年後區域經貿協定的加入。

作者孫明德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