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睡眠不足不只影響學習表現,還可能提高罹患各種慢性疾病風險。美國匹茲堡大學團隊發表於《睡眠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青少年在週間的睡眠若不足,會引起體內慢性發炎,長期恐提高罹患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風險;更糟糕的是,靠週末「補眠」,並無法緩和慢性發炎的狀況。

研究人員調查近250位高中生的睡眠情形,並透過抽血檢驗「C-反應蛋白」濃度,觀察受試者體內發炎狀態。匹茲堡大學精神病學副教授瑪蒂卡荷爾解釋,C-反應蛋白可做為體內發炎的指標,在外傷、局部缺血、燒傷、感染及發炎時,會由肝臟大量分泌、血液中含量急遽上升近千倍,但在受傷、發炎狀況緩和後,也會立刻降低,因此健康者血液中濃度並不高,一般成人每公升血液約含1毫克C-反應蛋白,一旦偏高,常被視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荷爾等人將血液中C-反應蛋白濃度高於每公升血液3毫克者定義為「高危險群」,結果發現,週間平均每天睡眠少於6小時者,C-反應蛋白含量最高,且身體質量指數(BMI值)都偏高。另一方面,週間睡得少,但週末睡眠時間多於8小時的「補眠者」,C-反應蛋白含量過高的比例,仍是每天都保持充足、穩定睡眠者的2倍以上。

英國華威大學醫學院教授法蘭賽斯柯卡布奇歐分析,荷爾團隊應進一步釐清C-反應蛋白與睡眠不足間的因果關係,因為睡眠不足可能引起發炎,但C-反應蛋白偏高,也可能是造成青少年睡眠品質不佳的原因之一。荷爾表示,接下來將測試增加青少年週間睡眠時數,是否有助降低受試者體內的C-反應蛋白。

青少年睡眠普遍不足的問題,近年來引發各界重視。英國牛津大學及美國哈佛大學團隊日前發表於《學習、傳媒與科技》期刊的研究指出,年輕人上課打瞌睡實屬「非戰之罪」,因為青春期體內荷爾蒙分泌產生劇烈變化,連帶影響生理時鐘;若要在早上6點起床上學,前晚11點就該入睡,但青少年往往在半夜2點仍精神奕奕。

荷爾強調,年輕人不得已晚睡,卻又被迫早起,長期恐致中、老年時心血管疾病風險提高,因此她也贊成適度延後上學時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