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錢,但是內心充滿憤怒和不快樂,這能叫過得好嗎?這種情況每天都有人會發生。它源自於一種極度失衡的人生:期望過高,不懂得珍惜當下。

如果對現在所擁有的不懂得感激和珍惜,你就永遠無法得到真正的滿足感。那樣你又怎麼能取​​得人生的平衡?成功又有什麼意義?

40年來,我有幸為各行各業的人提供激勵指導,其中包括了一些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我接待過美國總統,也有小企業主。

然而無一例外的是,我發現幾乎每時每刻人們都在做著三種關鍵的決定,而這些決定主宰著他們的人生質量。

如果你作出以下決定時不假思索,你將落得和大多數人一樣的下場:身材走樣、情緒沮喪而且財政吃緊。相反,如果你是有意識地作出這些決定,你就能在當下改變自己的生活軌跡。

決定1:謹慎選擇關注的焦點。

生活中隨時會有千百萬個事物爭奪你的注意力。你既可以著眼於當前發生的事情,又可以將焦點放在未來的​​計劃上,還可以關注過去。

隨著焦點的變化,人的精力隨之而動。你所關注的焦點和行為模式塑造了你的整個人生。

對於生命中擁有的和失去的,你更關注於哪一個?

你的答案肯定是兩者皆有。但是,審視一下自己的慣性思維,你的時間主要花在了哪一方面?

或許,你不應該一心思想著自己並未擁有的東西,嫉妒那些比自己富有的人。而是應該承認,自己擁有不少值得感激的事物,其中有些與金錢無關。你可以慶幸自己擁有健康、家庭、朋友、機遇和頭腦。

養成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一切,這一習慣可以將幸福感和精神充實帶到一個新的境界。但是真正的問題是:對於自己的頭腦、身體、情感和心靈,你是否真的努力去感恩?這些才是快樂、幸福和成就感的源泉。

還有第二種影響人生質量的關注模式:你更關注自己能夠控制的東西,還是那些不能控制的方面?

如果你著重的是自己無法控制的事物,生活中就要承受更多的壓力。你可以影響自己生活的諸多方面,但是通常無法控制它們。

當你決定採用這種關注模式,你的大腦就需要作出另外一個決定:

決定2:想清楚這一切的意義所在。

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本質上與發生的事件、個人的財政狀況或者人生際遇都沒有關係。生活質量是由你所賦予事物的意義決定的。

你下意識地賦予各種事情以意義,但是大多數時間裡卻並不清楚這一行為有何影響。當某些事情打亂了你的生活(車禍、疾病、失業等),你會認為這是人生的終點,還是另一個起點?

如果有人與你爭吵,這個人是在羞辱你、教導你還是真正關心你?如果遭受嚴重的挫折,是上帝在懲罰你,還是在鍛煉你?或者說,有沒有可能這是上帝送給你的禮物?

你的生活會接納你所賦予的一切意義。每個意義帶來一份獨特的感受或情緒,而你的生活質量也和你的情緒息息相關。

在研討會上,我總是喜歡問觀眾,“你們身邊是否有熟識的人在服用抗抑鬱藥卻依然鬱鬱寡歡?”一般來說,85%90%的與會觀眾會舉手。

這怎麼可能?藥物應當改善人們的情緒。事實是,抗抑鬱藥的標籤上警告,副作用是可能有自殺念頭。

但是,無論一個人吃多少藥,如果他總是沉迷於自己在生活中無法控制和缺失的那些部分,他很容易就會感到絕望。如果他滋生了“人生沒有意義”的想法,那麼無論什麼抗抑鬱藥物,都很難幫他持續擺脫這種情緒。

還是這個人,如果他能夠找到一個新的意義、一個活下去的理由,或者接受一切是必然的觀念,那麼他將變得非常強大,無堅不摧。

當人們調整其慣性思維的焦點和賦予事物的意義時,生活將不再有桎梏。關注點的變化和意義的調整可以在短時間內改變一個人的生物化學。

所以,控制自己,並始終牢記:意義等於情緒,情緒等於生活。有意識地作出明智的選擇。無論任何事件,都從中找到的積極意義,那麼,你馬上就能擁有最寶貴的財富。

一旦你在心裡創建了一個意義,就相當於創建了一種情緒,而這個情緒可以將你引向第三個決定:

決定3:你要做什麼?

你所處的情緒狀態主宰著你的行動。當你憤怒的時候,你的行為會和你感到開心或震怒時大相徑庭。

如果你希望養成某些行為,最快的方法就是改變你的專注點,將找到更鼓舞人的意義。

同樣處於憤怒狀態的兩個人會有不同的行為。有些人會退縮,另外一些人會努力前進。

有些人以安靜的方式表達憤怒,有些人則選擇大聲說出來,或者用暴力的方式來表達。還有一些人會壓制憤怒,尋找以退為進的機會,從而重新佔據上風,甚至進行報復。

這些模式從何而來?人們通常按照自己尊敬、欣賞和喜愛的人塑造自己的行為模式。

那些讓你沮喪或憤怒的人呢?你通常會排斥他們的方式。

然而很多時候,你可能發現自己陷入的模式是年輕時經常看到而且並不喜歡的。

當你感到沮喪、憤怒、悲傷或孤單的時候,了解自己的模式是非常有用的。如果你不了解,就無法改變它。

現在你已經認識到這三個決定的力量,開始尋找你生活中最欣賞的榜樣吧。我保證,那些待人熱情的人,和那些總是與人爭吵或爭鬥的人相比,一定會有不同的關注點,並且給人際關係中的挑戰賦予完全不同的意義。

這並非難事。如果你認識到人們在做出這三個決定時的區別,你就會知道如何幫助自己在生活的任何領域創造出長期的積極轉變。

Tony Robbins,ENTREPRENEU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