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極簡的谷歌搜索頁面,每天都會有個小驚喜在等你。谷歌Doodle一直因簡單、多彩和有趣風靡全球。而看似簡單又小而美的Doodle背後,則是一次次精心的修改和一行行複雜的程式碼,凝結了設計師和工程師的心血。

經典Doodle

目前Doodle團隊已為世界各地的谷歌首頁創作了超過2000個塗鴉。而僅2014年,谷歌就推出了400,其中有將近100個動式和20個互動式的Doodle

2000個塗鴉中的第一個Doodle誕生於公司成立之前,是谷歌創始人佩吉Larry Page和布林Sergey Brin設計的,為了表示他們去參加在內華達沙漠舉辦的火人節。這便成為谷歌Doodle創意的濫觴。

 (Ryan Germick: Google Doodle Team leader)

而早期的Doodle都相對簡單,在第一個Doodle出爐前的1999年,谷歌曾設計了一款Doodle—Google後加了個感嘆號,看起來頗像雅虎logoRyan提起這個Doodle就笑了,現在看來或許略帶傻氣。

谷歌Doodle有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個交互塗鴉,第一個遊戲塗鴉等。2010年,Google第一枚交互性Doodle誕生,是為了紀念艾薩克·牛頓367年誕辰而創作。用戶可以點擊蘋果,蘋果就會依照萬有引力而落地。

而第一個遊戲塗鴉,源自Ryan同事給他帶來的靈感。他的同事很喜歡製作遊戲海報,通過複雜的海報呈現簡單遊戲。所以Ryan嘗試自己做遊戲,並且不斷在原型設計上加以改進,為為用戶增加工作之外的樂趣。

2010年推出的吃豆人Doodle是首個遊戲版塗鴉,一共有265道關卡。據《遊戲金氏世界紀錄2015》顯示,這個吃豆人Doodle,總計遊戲時間高達5億小時。

多年來,女性在歷史上地位被嚴重低估了,雖然她們不同領域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1438日國際婦女節當日,Doodle拍攝了超過100位來自世界各地,激勵人心的女性代表。

此外,為了紀念電吉他的創始鼻祖之一Les Paul先生,谷歌製作了電吉他Doodle,用戶可以在上面把玩這個電吉他。僅僅在美國,用戶就已經在這個電吉他Doodle上創造出了超過40,000,000首歌。

同樣在樂器方面,在互動Doodle中最沉浸、用戶玩耍時長最久的是混音器Doodle。它是Ryan率先提出的創意,是為了紀念商業混音器發明家Robert Moog,用戶可以透過19個功能鍵製作出一段30秒的音頻。

這個用HTML 5寫成的合成器應用,是谷歌在技術上最為複雜的Doodle之一,這個Doodle花費了5個工程師超過4個月才完成。

創意背後

對於團隊,製作Doodle是個有趣的工作,同時也是一個辛苦的過程。即使一個十分簡單的Doodle也需要至少十個清晰的步驟才能完成包括創意提出、創意通過、概念草圖、團隊評估、構圖創作、專家評審、成稿、團隊審核、交互製作、最終完成。

通常製作一個靜態Doodle需要4周時間,而互動Doodle一般需要4-6個月。然而這當中也存在例外,在月球上發現水的Doodle從創意到上線只用了不到4個小時。

對於Doodler來說,挑戰來自於用戶的多樣性。不同年代,不同文化,不同地區的人都會有機會接觸到Doodle,而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10秒鐘之內讓年邁的老人都能很快搞明白一個Doodle

看似簡單的Doodle,要做到好玩有趣,背後的設計和技術整合工程則是複雜的。而令人意外的是,整個Doodle的核心團隊只有不到二十人。

團隊中,有10人是插畫師,2個製作人,4個工程師,招募原型設計的人,Ryan開玩笑還有兩隻狗。整體團隊分佈在美國Moutain View和中國上海,中國有四名工程師負責此項目。

在美國,有一批繪畫設計科班畢業的設計師專職從事Doodle視覺設計。而這個團隊整體主要是由Ryan負責帶領和推動的。

而在工程師方面,谷歌內部沒有專職為Doodle寫程式碼的工程師,而是由一群因為熱愛而自願加入的工程師抽出業餘時間製作,他們利用谷歌的20%“自由創新時間來完成Doodle的交互製作

什麼樣的谷歌Doodle算是一個好的Doodle一個好的交互設計,一個好的創意,再加上一個好的實現。谷歌Doodle中國負責人王詠剛曾如是說。

對於創意評估,Ryan表示,藝術家均有很強動力去改進創意,而每周他們會定期對作品進行評估。但是我們在評估過程有一個遵循的原則—“團隊中的藝術家需要尊重別人的創意,不能簡單喜歡不喜歡,要給出具體的理由和使得創意更好的實用性建議

谷歌希望通過簡單的Doodle傳達出有意義的訊息,同時為了加強谷歌的價值觀和文化,更重要的是為用戶帶來樂趣。

Ryan透露,設計產品需要考慮很多心理學因素,設計出用戶能接受和喜歡的東西:我們發現每個人都喜歡得到禮物和驚喜,而樂趣也可以是有功能性的。他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