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你或許聽過這種強調男女個性大不同的說詞,有人覺得有趣,有人嗤之以鼻。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真的源自性別嗎?

葛蘭(John Gray)的暢銷書《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1990年代初期首度出版,賣了上百萬本,相似的兩性書籍和喜劇應運而生(例如《女人或許來自金星,但男人其實來自天王星》)。

「men and women」的圖片搜尋結果

兩性之間的生理差異很明顯,但心理差異則比較複雜、有爭議。到底該如何有效地分析兩性的心理差異,而原因到底是生物性的還是社會性的,都時常引發歧見。男人和女人的性格差異究竟是天生的,還是社會形塑而成的?

一種可能性是,男人和女人有諸多的微小差異,但加起來可能產生重大的差異。

人格研究先驅柯斯塔(Paul Costa)、麥可雷(Robert McCrae)、泰拉夏諾(Antonio Terracciano2001年調查2.3萬名來自26種不同文化的男女,讓他們填寫性格問卷,香港、美國、印度和俄羅斯。所有不同社會女性的自評,都比男性溫暖、友善、容易焦慮、感受性強。受訪男性則自評為較有決斷力、較包容新穎的想法。

人格心理學中,女人「親和力」、「神經質」和「經驗開放性」的某一面向平均分數都比較高,男人在「外向性」和「經驗開放性」的另一面向分數較高。

2008年,另一項研究調查來自55種文化1.7萬多名受試者,請他們填寫人格問卷。同樣地,女性在「親和力」、「神經質」、「責任感」以及外向性的「溫暖」、「合群」面向自評分較高。

有人批評說,讓受試者自評會影響研究的說服力,也許男人和女人本就會符合社會期待的方式來描述自己。不過這似乎不太可能,因為麥可雷和同事領導的另一項研究發現,來自55種異文化的1.2萬受訪者,評估熟人的性格時,也得出類似的結果。

其他研究顯示,兩性的人格差異在生命初期就已經開始了。舉例來說,2013年一項研究分析3573歲雙胞胎的性格,平均來說男生比較好動,女生比較害羞,更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和行為。性格的性別差異,到了暮年也持續存在。另一項研究審視65-98歲男女的性格差異,發現老年女性在「神經質」和「好相處」方面高於老年男性。

這些發現對演化心理學家來說很合理。他們認為,現代人的心理學特徵反映了遠古祖先生存需求的影響,而這些需求是男女有別的。舉例來說,女人擅長照顧人的特質有利於延續子孫的性命,男人較大膽的人格特質有利求偶。這些特質一代又一代傳下去。

不過,有些學者對於人類行為受生物學影響感到不太自在,認為這低估了社會與文化對我們行為和自我的影響。幾乎可以確定,這些社會因素是有作用的。但柯斯塔、麥可雷等人的3項大規模跨文化研究發現,在發展程度較高、較平等的文化中,男女性格的平均差異更大,例如歐洲和美洲的差異大於性別較不平等的亞洲和非洲(衡量平等的指標是女性識字率和平均餘命)。

這似乎反駁了男女性格是由傳統性別角色認知發展而來的看法。一種解釋是,在性別較平等的文化裡,生物學因素對性格的影響更大。這符合一般對基因、環境影響其他心理特質的看法。

另一種做法是利用鍵盤打字的速度,來測試受試者對不同人格特質的反應有多快。這樣一來,受試者不會知道自己透露了對人格特質的想法,所以結果不會受到社會文化對性別的期待影響。

帕度亞大學(University of Padua)研究團隊2013年用這種方法調查了1.4萬多人,結果發現,跟標準問卷比起來,這次調查的性別差異少了3倍,顯示標準問卷調查出來的差異,受到有意識的偏見影響。

性別差異雖然減少,男女性格仍出現統計上的顯著差異,特別是在「神經質」和「好相處」兩方面。簡單來講,這項結果顯示,男女的性別差異是處於潛意識的層次,而仰賴自評的研究可能高估了男女差異,主因是受試者希望符合社會期待。

關於男女性格差異的爭論還沒完。多數大型研究發現,男女最顯著的差異在於「神經質」和「好相處」上,其他學者指出,男女之間可能還有更廣泛的差異。

林菲德學院(Linfield College)的威斯堡(Yanna Weisberg2011年針對2500多人進行調查,測量5大特質的2個人格「面向」。結果發現,每10個面向中就會有1個展現出兩性差異。平均來說,女人在「熱忱」、「同理」、「禮貌」、「整潔」、「善變」、「退縮」、「開放」等特質上分數較高,男人在「決斷」、「勤勉」、「理解力」等方面較高。研究指出,單從前面的5大特質研究是不會發現這些特徵的。

但威斯堡謹慎地表示,他們發現的特質差異不大。這與麥可雷的研究結果一致,他們發現兩性特質的差異很輕微。

在很多流行心理學家和文化評論家眼裡,男女根本是截然不同的物種。相較之下,威斯堡團隊的結論是,男女的性格差異「對於形塑個人經驗與文化或許很重要,但可能沒有大到會妨礙男女之間的有效溝通」。

杜林大學的傑狄斯(Marco Del Giudice)不同意這種看法。2012年他發表的研究聲稱,先前研究低估了兩性人格特質累加起來的差異。

傑狄斯認為,男女的性格差異,就像是容貌的差異一樣。每一個個人特徵(鼻子長度、眼睛大小等等)都顯示出男與女的一點點差異,但全部加起來,差異就變得清楚,你就能以約95%的正確度區別男人和女人的臉。

傑狄斯用這種方式研究了1萬多名男女,記錄了男女以性別為基礎的差異,聲稱「以心理學標準來看,是很大的差異」。據他分析,女人較敏銳、溫暖、憂慮,男人情緒較穩定、有支配意識和規則意識,也比較有警覺性。

統計學家吉爾曼(Andrew Gelman)頗贊同這種說法,但海德(Janet Hyde)等專家就不這麼信服。海德說,傑狄斯的研究方法只是把差異「最大化」,且無法詮釋結果。

男女性格是否真的大不同,這個問題可能還會吵很久。目前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平均來說,男女確實有一些或大或小的性格差異,但也有很多相同之處。而且這些研究是針對性格,而不是認知與行為層面。事實上,海德審視了各個心理學領域的性別差異後,主張「男人和女人是同大於異,男女之間的距離更像是南北達科塔州的距離(而不是不同星球之間的距離)」。

海德說:「科學證據依然顯示,與刻板印象相反,男人和女人在許多心理特質上都很相似。」

值得指出的是,男女個性差異的問題,不只是八卦雜誌的閒扯淡。我們的性格特徵,愈來愈影響我們的人生抉擇和心靈幸福。瞭解男女的性格為何、如何不同,有助對應許多心理疾病、促進平等。(女性的抑鬱情況較男性普遍,與「神經質」自評分數較高的情形相符。)

傑狄斯這樣說:「學者常常強調高估兩性差異的問題,但反過來說也是一樣,假裝性別差異比實際上的小,是剝奪人對於自己和他人的一部分重要認識。」

「無數個世代以來,男人形塑女人,女人形塑男人,才有了現在的我們──我們是這樣繽紛複雜歷史的產物。只要瞭解這點,我們的判斷就會更廣泛、不那麼膚淺,不論我們喜不喜歡自己的樣子、想不想去改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