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上了年紀,為什麼有些人仍腦筋靈活、專注力佳,不只領先同齡人,甚至與25歲的年輕人旗鼓相當,堪稱「超級老人」(superager);有些人卻記憶力衰退、注意力集中時間變短?坊間有人建議多做數獨,到底是否有效?

「superagers」的圖片搜尋結果

美國東北大學心理學教授麗莎.費爾德曼巴瑞特(Lisa Feldman Barrett)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她的研究室比較了17個「超級老人」和其他普通老人的腦部功能性磁振造影,發現二者的區別,並非腦中主管思考的「認知」區域,而是主司「情緒」的區域,例如中扣帶迴區及前腦島區。

這些主司情緒的區域,就是腦部控制一般溝通的主要中心,除了情緒之外,它們在語言、壓力、內臟器官的調節、甚至協調五種感官上,都非常重要。研究顯示,這些區域越厚,這個人在記憶、注意力上的表現就越好。

當然,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變成超級老人?哪些活動能協助你增加機會,到老一直保持腦筋靈活?

巴瑞特說,目前她的答案是:努力做某件事,這件事可以是體能活動,或者是智能活動,總之是要執行某些困難的任務,例如劇烈運動加上繁重的腦力活動。她以自己的公公為例,83歲的退休醫師,每天游泳、參加橋牌比賽,至今還編輯書籍,同時管理好幾個醫學網站。

巴瑞特指出,邁向「超級老人」的道路很艱困,因為當腦中那些區域增加活動時,你多半會感覺得糟:疲累、受阻、挫折沮喪。想想看,你上一次拿著一道數學題,或把自己推向體力極限的感受;「努力」就意謂你當下覺得很糟。

巴瑞特還說,這項發現表示,像數獨這類令人愉悅的謎題,或許多受歡迎的「頭腦遊戲」網站,都無法為「超級老人」提供足夠的助益。你必須更努力,努力到自覺有點「討厭」的程度。

美國人多半對「快樂」著迷,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加,許多人會藉著避開令人不愉快的情境,來增加快樂。巴瑞特說,這有時是個好主意,例如,避開粗魯無禮的鄰居;但如果你始終閃避體力和智力活動帶來的不舒服,就可能對你的大腦有害。腦組織一旦不用,就會變薄,如果你不動腦,你的腦子就不管用。

巴瑞特建議,新年伊始,你可以下定決心學一種外語、在網上修一門大專課程、或精熟一項樂器,總之是展開一項有挑戰性的活動,動動腦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