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80年前,美國教育學家弗萊克斯納(Abraham Flexner)發表了一篇論文,標題是「無用知識的有用性」,文中指出,世上最強大的知識與科技突破,往往都脫胎自起初看似「無用」、與實際生活「無關」的研究。

正因如此,弗萊克斯納主張,更應該支持這些「無用」、短期內可能無法收割任何成果的研究,否則下一波創新無從發生。他宣稱:「好奇心也許最後產生不了什麼有用之物,卻是現代思維突出的特徵。」

金融時報專欄作家邰蒂(Gillian Tett)撰文表示,在美國總統川普的政府發布預算案大綱,準備大砍對藝文、科學和教育團體補助之際,該是重讀這篇經典文章的時候了。

弗萊克斯納在1939年寫下此文時,美國剛遭遇經濟大蕭條,歐洲也正瀕臨戰爭邊緣,並不是能在研究方面「揮金如土」的時刻。但他仍堅持信念,並說服美國一個富裕家族出資支持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IAS)進行這類「漫無目標」的研究。

結果,一群聰明絕頂的猶太科學家逃離納粹德國,蜂擁到IAS探索未知的領域,最有名的一位就是愛因斯坦。雖然其中有些研究,包括愛因斯坦發明相對論前的早期理論,起初似乎看不出有什麼價值,但許多研究最終造就強大的應用,儘管可能要到數十年後才開花結果。

現任IAS院長迪格拉夫(Robbert Dijkgraaf)說:「若是沒有愛因斯坦的理論,我們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可能誤差約七英里。」又如「量子力學」或「超導性」等概念,起初也似乎沒啥用處,但後來卻產生深遠的影響。

為了喚起世人的重視,IAS已將弗萊克斯納的這篇論文重新發行出書,附上迪格拉夫撰寫的導讀。

此時重讀舊文,近因是川普政府準備削減教科文預算,但早在川普上台前,美國聯邦研發預算就已呈現下滑趨勢,從1964年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1%降到去年只剩0.8%,讓有識之士憂心忡忡。

若無政府贊助,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不會誕生,矽谷也不會蓬勃發展成為科技業重鎮。

許多共和黨人士認為,由企業或慈善家資助研究,比政府出資更理想。但近年美國基礎研究支出只有6%由企業贊助,一大因素是股東要求迅速投資回報的壓力。民間慈善家則傾向於花錢支持鎖定特殊目標的研究,例如特定的疫苗或清淨能源。即使是大學,對於「無邊無際」的研究也愈來愈謹慎。

邰蒂說,這正是政府官員、企業領導人、科學家乃至於一般選民,都應該重讀弗萊克斯納這篇論文的原因。在撙節支出成風的今天,似乎很難合理化砸錢投資似乎「無用」的研究,但熱心公益的富豪們應拒絕隨波逐流,或許可招聘一些「現代的愛因斯坦」,點燃更多創新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