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下週首度會談,預期將聚焦貿易、北韓、南海等議題。外媒分析,中國猶如龜兔賽跑的烏龜,鴨子划水般大幅拓展全球影響力。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在名為「中國是否挑戰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文章指出,美中兩強都在重新評估自身在全球的角色地位,但方向卻南轅北轍:美國的方向是卸下承擔全球責任,中國則剛好相反。

美中的作法也明顯不同。川普政府就像「伊索寓言」龜兔賽跑故事裡的兔子,施政上不斷從一個政策狂奔到下一個,有時自身都出現矛盾,並想對所看到的所有對手揮拳;中國則像烏龜,謹慎地將頭伸出殼外,採取緩慢與小心的步伐,而伊索知道美中這樣的競賽會有什麼結果。

中國的外交政策指導原則,過去是秉持前領導人鄧小平1992年任內所稱「韜光養晦、絕不當頭」,但到2010年,中國官員開始提出應「有所作為」後,出現微調。

而在今年1月習近平赴瑞士達佛斯(Davos)出席「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時,又出現進一步調整。習近平在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中國應「指引經濟全球化」。

北京外交圈流傳一個傳聞,稱原本習近平講話草稿,是像過去北京領導人在海外談較無爭議的國內經濟,但習近平退回這種版本,納入外籍顧問重寫一個更著墨於中國對世界觀點的版本。無論傳聞真假,習近平的談話在語氣與主題上確實非常國際化。

而在今年2月,習近平在北京的國家安全工作座談會指出,中國要「引導國際社會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在去年7月慶祝中共創建95週年的談話,習近平提出「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文章舉例,去年國際仲裁法庭做出不利中國南海主權的仲裁後,大陸先是說服打贏仲裁的菲律賓拋開仲裁案、疏遠長期盟邦美國,簽署接受中國龐大投資的協議,又打動另一南海主權聲索方的馬來西亞,接受類似的安排。

中國是排在美、日之後,聯合國預算第3大捐助國,也是僅次美國的第2大聯合國維和任務貢獻國;習近平所推動的「一帶一路」外交政策,對範圍內的60個國家出口,超過中國對美與對歐盟出口,並於2015年創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

但文章也認為,提出「引導全球化」與「中國方案」,不代表中國要翻掉既有的全球秩序,或挑戰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因為中國是想在體系內擴大影響力的修正主義強權,既非一個想推翻一切事物的革命強權,也非欲抓緊全球控制的奪權者。

文章舉例,北京積極參與但未試圖主宰聯合國,對北韓不光是嘴巴倡議,而是拿出實際制裁行動,此外,儘管在國內有諸多反恐行動,但北京似乎沒興趣加入、更不用說領導打擊伊斯蘭國(IS)的行動。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先前也刊出文章,引述亞洲協會(Asia Society)美中關係中心(Center on U.S.-China Relations)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的相關說法。

夏偉說:「這顯然表明,習近平現在有意以一種更宏大的方式,在全球外交領域寫下中國和他本人的名字」、「如果美國打算更常缺席這些事務-我們還不知道情況會不會是這樣-總有人會填補那個空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