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指出,西方大品牌在賣到東歐前共產國家的食品中使用較便宜原料,令東歐國家領袖憤怒不已,有的官員甚至直言拒當歐洲的垃圾桶。例如在東歐買的知名巧克力抹醬Nutella,外觀像Nutella、聞起來也像,但吃起來卻不大像。

「Nutella in eastern european」的圖片搜尋結果

保加利亞總理波瑞索夫(Boyko Borisov)抨擊此作法相當於「食品種族隔離」。捷克農業部長尤瑞卡(Marian Jurecka2月就曾宣稱,東歐受夠了當「歐洲的垃圾桶」。

法新社報導,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捷克政府支持的研究指出,在歐洲聯盟較富有鄰國所銷售包裝相同的許多商品品質較高。

這些研究結果促使保加利亞上月也進行檢測。全國食品監督機構628日證實,在保加利亞、德國和奧地利相同的食品連鎖店購買的31產品,至少7種成份不一。全國食安署指出,例如1種巧克力甜點,雖然對口味影響不大,但在德國買到的牛奶和可可較多。保加利亞超市買到的軟性飲料含有甜味劑,但同樣產品在奧地利卻使用糖。

食安署長伊里耶夫(Damyan Iliev)日前告訴保加利亞媒體:「這許多誤差從歐盟法規來看算是輕微。但保加利亞消費者被誤導,以為他們買到同樣產品,事實上卻不是。」

保加利亞政論家克瑞史蒂夫(Ivan Krastev)日前投書「紐約時報」指出,此議題完整概括「東歐對成為歐盟二等公民的焦慮」;對於浮現「兩等級歐洲」加深憂慮,如德國等大國推動歐盟更為整合,然而前東歐成員國則要求更多主權。

 

根據歐盟指令,各公司只要包裝標示清楚,可自行在不同成員國間更改產品原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