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全球化齒輪正在反轉。許多企業花了數十年的時間,將生產的每一個步驟根據各地的資源外包出去,不論是勞工、基礎設施或實用技能還是關鍵知識(know-how),都能挑選出最佳地點。

然而,如今隨著貿易壁壘提高,這些企業正在想辦法再次落實在地化生產。哈雷機車(Harley-Davidson)打算把部分生產線移出美國,以規避歐洲的報復性關稅,只是冰山一角。

「Harley-Davidson」的圖片搜尋結果

德國車廠現在會從德國出口特定車款的汽車到美國,並從美國出口其他車款的車到中國,但若美國對德國製汽車開徵關稅,而中國對美國製汽車課徵關稅,這種做法就不合理了。

空中巴士(Airbus)也警告,在英國退出歐盟後,其英國營運將受威脅,因為空巴倚賴歐盟的單一監管標、以及零件可在歐盟內跨國自由流通等優勢。加拿大飛機製造商龐巴迪(Bombardier)則說,往後可能會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組裝飛機、而非加拿大,以躲避美國的關稅。

隨著企業為了服務當地市場而重新調整供應鏈,新創造的就業與流失的就業最後可能打平,實際成本卻比較難捉摸:消費者的選擇變少了,但價格提高了。

在全球化普及前,跨國企業按往例都會在銷售的市場當地生產,以規避高額關稅,但這也意味著低產量、高成本。

在貿易壁壘和運輸成本降低後,跨國供應鏈逐漸成形。美國及加拿大在1965年簽署汽車協定(Auto Pact)後,兩國的汽車產業合而為一,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則把供應鏈擴充到墨西哥。

1996年的資訊科技協定(ITA)建立了資訊科技產品的全球自由貿易,促使複雜供應鏈的發展,串聯起美國、歐洲及日本的設計師和工程師,以及全東亞的製造商。

當然面對環境的快速改變,花費多年建立起來的供應鏈,無法在一夜之間改弦易轍,企業還是希望保護主義終將走到死胡同,全球化的思維再次確立,但無庸置疑的是,愈來愈多企業都在著手準備備案,而且跟哈雷的做法很類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