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候變化導致氣溫上升,乾旱、降水模式變化以及生長季節延長,植物和動物正在不斷發展以跟上步伐,如今年暖冬讓原本 34 月才開的木棉花提早一個月盛開,而隨著地球繼續變暖,科學家預計其他物種也會發生進化變化,包括人類也是。

「昆蟲花朵」的圖片搜尋結果

美國萊斯大學 (Rice University) 教授 Scott Solomon NBC 投書指出,生物學家已觀察到松鼠和鮭魚的發育速度加快,且在較年輕的時候就能繁殖。珊瑚與微型藻類共生更能適應溫暖、酸化的海水,且氣候變化將以微妙但重要的方式改變人類身體的內部運作,並可能導致人類外表發生明顯變化。

Solomon 解釋到,氣候變暖意味瘧疾、西尼羅河病毒和其他長期局限於熱帶地區的疾病將蔓延到溫帶地區,讓生活在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人們也面臨這些疾病,使得人們的免疫系統將被迫發展出新的防禦系統,反而導致其他非傳染性疾病的普及。

譬如兩種血液疾病,鐮刀型紅血球疾病和地中海貧血由於具有有益的副作用可以抵抗瘧疾,因此遺傳此病的人會愈來愈多。此外,人類的消化系統將隨著食物供應的變化而發展,譬如中東和北非開始飼養牛之後,當地人成年期也發展出消化牛奶的能力,其後代可能會發展出更好的耐受糖或脂肪的能力。

改變飲食也會引發我們微生物組的變化,由於細菌和其他微生物存在於人們的內臟中以保持健康。素食者往往含有不同於肉食者的細菌混合物,如果長期乾旱導致飼養牲畜成本太高,肉食者體內的微生物組將出現變化。

人類的外在也會改變。有證據顯示,一個變暖的星球可以消除人類種族,或人口群體之間的差異,主要原因是大規模遷移所致。如近幾十年來的城市化速度加快,人們進入沿海地區的大城市,但隨著極地冰層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大量人口將被迫逃離海岸,隨著乾旱變得更加普遍和嚴重,生活在乾旱地區的人們將不得不搬到擁有更可靠水源的地方。

這些遷移將侵蝕曾經使人口分離的地理障礙。事實上,這個過程已經在進行中。根據聯合國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有2.58 億人生活在他們出生地以外的國家,自2000年以來增加49%。世界銀行報告預測,到2050 年氣候變化將導致1.4億人遷移,現在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亞和拉丁美洲的人尤其可能遷移。

大規模遷徙的一個後果是生物學家所謂的基因流動,這是一種由種群間基因混合引起的進化。當來自不同人群的人交配和繁殖時,他們的基因就會混入後代,基因流動最明顯的影響之一可能是膚色更大的相似性。

科學家預估,在5 - 10代,約125 - 250年後,我們可能會看到皮膚較黑或皮膚較白的人愈來愈少,而棕色或橄欖色的膚色愈來愈多。看起來進化是適應生存的過程,但若如科學家所言 100 年後昆蟲將完全滅絕,產生的級連效應最終也將波及人類,到時候人類就不只是面臨進化的問題,而是生存保衛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