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少量的二氧化碳濃度就可以引起全球暖化,那為什麼二氧化碳濃度高達96%的火星會冷得要命?

「mars & earth」的圖片搜尋結果

phys.org網站報導,影響一個星球表面溫度有四個主要因素:大氣成分、大氣密度、含水量(包括海洋、河流、空氣濕度)及與太陽的距離。地球因這些因素完美而適合居住,但其中若有任何因素改變,都將造成大規模影響。

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甲烷、六氟化硫和其他氣體增加,導致地表溫度逐漸上升並且會持續好幾年,冰層開始融化、極端天氣現象越來越頻繁。極微小幅度的二氧化碳及溫室氣體濃度變化就能讓地球氣候大幅改變。1950年代以來,二氧化碳濃度僅些微上升,卻造成氣候大幅改變。這是因為二氧化碳僅占地球大氣的一小部分。

透過分析冰裡面年代久遠的氣泡,可窺探地球大氣層和氣候過去的模樣。冰河時期二氧化碳濃度約為200ppm,間冰期約為280ppm。不過,自1950年代以來,濃度不斷上升,至2013年,已經破紀錄的超過400ppm,濃度上升超過一倍,但在大氣的比率僅略高於0.04%

地球富含對其極重要的水分,水可以讓氣溫變化較緩慢。這也是為什麼熱帶雨林地區氣溫變化不大,但撒哈拉沙漠夜晚氣溫明顯較低。

水星雖最靠近太陽但它的大氣稀薄,因此水星並不是最熱的行星;金星大氣密度高且二氧化碳濃度超過96%,因此金星非常熱。

火星二氧化碳濃度也高於96%,但它的大氣非常稀薄(僅地球的1%),加上火星非常乾且距太陽非常遠,因此火星氣溫非常低。根據火星探測器,火星白天(火星天數單位為sol)僅有攝氏幾度,晚上可降到零下80度。

因此,火星雖然二氧化碳濃度高,但是因為大氣稀薄、距太陽遠、水氣不多,造成火星表面溫度極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