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在地球上相對罕見,但在其他星球上,也許鑽石就跟我們腳下的泥土一樣普遍。新研究指出一些系外行星真的主要由鑽石構成,且一個研究團隊已計算出這種行星的形成方式與結構。
- Oct 05 Mon 2020 07:57
只要有水 富含碳的系外行星可由鑽石構成
- Oct 05 Mon 2020 07:34
日本電池專利申請數居全球之冠 占比重三分之一
亞洲企業在電池技術的全球競爭上居領先優勢,根據調查顯示,在電池技術相關專利申請數前 10 大企業中、亞洲企業橫掃 9 個席次,其中日系企業申請數居全球之冠,占整體比重達三分之一。
- Oct 04 Sun 2020 08:05
聰明人才知道的4大無聊好處
科技日新月異,生活於21世紀的我們,各種資訊對我們而言可說是唾手可得。然而,隨著科技讓我們生活更加多采多姿,無形中也正在消耗我們專心投入工作的能力。為什麼會這樣呢?很有可能只是因為「不夠無聊」。
- Oct 04 Sun 2020 07:38
太陽系的一年有多長?
繞著太陽公轉的地球走完一圈軌道約花 365 天,也就是地球一年有 365 天;那麼繞著銀河系公轉的太陽系,「一年」有多長呢?答案是 2.2 億到 2.3 億年。
- Oct 03 Sat 2020 07:32
巨石陣的神奇聲學特性:能放大聲音 但又將聲音侷限在陣內
世界神廟遺址「巨石陣」是英國最著名的史前建築,建造年代、各種用途猜測引人入勝,而最近有工程師花 9 個月時間造出巨石陣的 1:12 模型以考據聲音動力學,驚訝發現巨石陣內發出的聲響會放大,但又被困在石陣內,位於巨石陣外的人聽不太到聲音傳出。
- Oct 03 Sat 2020 07:27
自然有療癒力量 研究:兒童戶外玩耍可抵銷玩 3C 不良影響
現在的孩子很少有自由活動的機會,父母總是覺得他們待在家裡更安全,間接養成愈來愈多螢幕兒童。最新研究發現,螢幕時間過多與年輕人心理健康狀況差有關,但是如果能增加在大自然活動的時間,可以抵消螢幕時間帶來的不良影響。
- Oct 02 Fri 2020 07:52
如何找到森林中的人體遺骸?
當人因事故或兇案葬身在森林中,屍體總是難以被發現,但現在科學家想出了一種新探索方法:如果人已經無法開口說話,何不讓樹木告訴你。
- Oct 02 Fri 2020 07:06
研究發現缺乏特定酵素 會加速身體燃燒脂肪並增加運動耐力
人們基於各種理由運動,比如燃燒脂肪、提升身體機能極限等,最近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一篇新研究顯示,上述情況都與一種特定的身體機制有關,試驗結果表明,缺乏特定酵素的小鼠會大幅提升運動耐力與脂肪燃燒的能力。
- Oct 01 Thu 2020 07:57
後疫情時代的網安防護之道:以正義 AI 壓制邪惡 AI
進入後疫情時代,隨著人們依賴線上應用程式加重,益使網路犯罪更有利可圖。如同美國知名銀行大盜威利‧薩頓(Willie Sutton)解釋他為什麼搶銀行:「因錢就放在那裡!」如果身處現代,他肯定成為鎖定銀行、聯邦機構、航空公司和零售商網站的網路犯罪份子,因為錢就在網路。據 2020 年《Verizon 資料外洩調查報告》,有 86% 資料外洩是出於經濟動機。如今,由於社會有如此多活動都是線上進行,因此網路犯罪已成為最常見的犯罪類型。
- Oct 01 Thu 2020 07:43
研究:坐飛機感染風險高 出國請小心
坐飛機到底容不容易被感染新冠病毒 (COVID-19),一直是個大哉問,航空公司聲稱機上的空氣過濾器可防止病毒傳播,現在國際航空旅行業最新指南也將飛行中的傳播風險歸為極低,並且建議使用口罩就好,無需採取其他措施來增加機上的身體距離,但最近在科學期刊上發表的兩項新研究反駁這種說法。
- Sep 30 Wed 2020 07:16
10 月份將出現第二次滿月
2020 年出現不少特別的天文景象,我們在今年遇過這輩子只能見一次的 21 世紀最亮彗星 NEOWISE、遇過和地球擦邊但事後才被注意到的小行星 2020 QG、還有這輩子唯一一次在台灣本島就能見到的日環食。現在準備好,10月萬聖節還會再有一個特殊景象「藍月」──同一月份中出現的第 2 次滿月。
- Sep 30 Wed 2020 06:41
全球首個人工眼睛恢復盲人視力 智慧手機連接植入大腦微電極
澳洲墨爾本的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一個研究團隊,最近成功研發出透過大腦移植來恢復盲人視力的仿生設備。目前已通過動物試驗,只要成功尋求額外的資金就能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
- Sep 29 Tue 2020 07:11
美國科技大老異口同聲:在家上班將成為新工作型態
CNBC 報導,Alphabet Inc. 執行長 Sundar Pichai近日在接受《時代雜誌》專訪時表示,員工未來的工作方式將更具有彈性。他說,Google 正在研究混合型模式,包括重新安排辦公室並找出更多的長期遠端工作選項。
- Sep 29 Tue 2020 06:47
英國小村每天早上 7 點固定斷網 終於找到罪魁禍首
過去 18 個月來,有座英國村莊每天早上 7 點固定斷網,讓當地居民困擾不已。最近,他們總算解開了斷網之謎。
- Sep 28 Mon 2020 07:08
科技巨擘如何控制世界
至今人們都還在談論1773年在美國波士頓,為了抗議英國壟斷茶葉,將茶葉全數倒進海裡的抗議行動。然而自19世紀中葉開始,從建立鐵路到電信網,這些又費時又耗資巨額的工程,需要大量人力,進而衍伸出各樣技術以便節省成本,因此人們開始發現,要反抗壟斷,必須要先反制那些擁有技術的人。
- Sep 28 Mon 2020 06:55
帕金森氏症患者症狀差異大?新研究解答:有兩種型態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神經退化疾病,但科學家對病源究竟來自大腦還是腸道始終爭論不休。透過大腦成像研究,丹麥團隊似乎找到問題的解答:兩種說法都對,因為帕金森氏症似乎有兩種型態。
- Sep 27 Sun 2020 07:35
終於測試成功!SN7.1 成功爆炸 SN8 要接著試飛了
馬斯克 SpaceX 又爆炸了,但這次是故意爆炸,目的是了解和研究 304L 不鏽鋼燃料箱能承受的壓力極限,同時也為 SN8 試飛做準備。
- Sep 27 Sun 2020 07:06
在家工作恐成常態 規範應超前部署
人類過往習慣在辦公室工作,但是新冠疫情使得在家工作的需求增加。但各國在家工作的比例不盡相同,法國有84%的員工在疫情間仍重回辦公室,但英國卻只有不到40%回辦公室。企業對於在家工作的看法也有分歧,推特的執行長多西宣布員工可以永遠在家工作,但網飛創辦人哈斯廷斯卻完全否定在家工作的價值。
- Sep 26 Sat 2020 09:49
全球最大規模野火在巴西
今年夏天氣候異常炎熱,全球也出現比去年更嚴重的野火災害,但媒體焦點集中在美國加州與俄羅斯西伯利亞,但實際現在全球野火規模最大的地方是在巴西雨林。今年在氣候變化與農地焚燒影響下,巴西 8 月大火將是自 2010 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
- Sep 26 Sat 2020 08:26
日本2021年展開全樹脂電池量產
日本新創企業 APB,即將於 2021 年推出「全樹脂電池」。該公司的 CEO 堀江英明,過去曾在日產汽車擔任工程師負責電動車 (EV) 電池研發,後來接受母校東京大學之邀,回到校園擔任生產技術研究所的特任教授等教職,努力在新一代電池領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