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有著全世界最低的生育率,卻有著全球數一數二多的「孩童禁入」店家,政府一方面砸錢獎勵生育,一方面又縱容社會帶起「反兒童」風氣,這背後究竟是怎樣的邏輯與掙扎?
CNN報導,南韓2022年生育率跌至歷史新低,平均一名女子只生0.78胎,遠遠不足維持人口穩定所需的2.1,也比高齡化最嚴重的日本(1.3)還低。過去16年來,政府已斥資2億美元鼓勵人民增產報國,但社會對育兒的態度,似乎毫無起色。
光是度假勝地濟州島,就有80處「兒童禁入區」(no-kids zones),全國其他地區多達400多處,目的是為了提供成人不受打擾的環境。然而,禁止小孩出入公共場所的這股潮流,引發擔憂,已被高房價、長工時壓得喘不過氣的民眾,恐怕更不敢生兒育女,從而加劇人口問題。
起因何在?
這股趨勢約始於2012年,當時一家餐廳因熱湯誤傷兒童,而在社會引起公憤。受害者母親在社群媒體痛批店家,獲得網路一片同情,但當網民看到監視錄影器畫面,發現是家長縱容孩童在餐廳亂跑才受傷後,風向一轉,許多人轉而批判「養不教、母之過」。
於是,餐廳、咖啡廳等商家紛紛添了這項禁令,一時間蔚為風潮。到了2014年,已成了常見風景。民眾似也支持這項做法,根據2021年民調機構Hankook Research的一項調查,10名成人中,有7人贊成,僅不到2人反對。
值得一提的是,並非只有無子女的成人表達支持,許多有孩子的人士,也認同公共場所人人有權獲得不受紛擾的寧靜。不過,有正方就有反方,許多母親感到受傷,認為南韓對母親這角色本就不夠友善,這類禁令無異雪上加霜。
禁入的對象豈止兒童
不只兒童被歧視,南韓的「禁入令」五花八門,濟州島不乏禁止青少年、老人入內的露營營地、旅社。2021年,濟州島一處營地,竟大剌剌寫著不歡迎40歲以上客人,目的是為了降低噪音與酒精使用,但歡迎「20-30多歲的女性」光顧。一家首爾餐廳也曾「禮貌拒絕」49歲以上顧客。
店家有樣學樣,無限上綱,YouTuber、說唱藝人、甚至教授都成了黑名單,原因無他,全都是為了還給其他客人不受打擾的清淨空間。如此風氣部分可歸因於南韓的重商心態,人民普遍願意接受店家的擇客權。
從反兒童到兒童優先
不過,當社會益發認識到為人母的辛酸,公眾對「禁區」 的支持已有所動搖。身為母親的國會議員Yong Hye-in,為了抗議社會不公,選在兒童節帶著2歲稚子出席國會殿堂,表達人母身兼二職的不易。曾深受產後憂鬱症所苦的她,呼籲社會對小孩多一些包容心,對母親多一些同理心。孤立無援的心,Yong最懂。她分享了一個哀傷的例子,某名在大企業工作的女性工程師,因想不開而自殺,她留下的遺言悲憤問道,「職業媽媽有罪嗎?」
Yong表示,南韓需要推動全民育兒的觀念,勿將責任丟給含辛茹苦的父母身上。不僅要透過法律保障,也需要政府與民間企業更多的智慧,才有助解決人口危機。
咖啡店員工Ahn Hee-yul表示,不受管教、喧鬧的孩子,的確是工作時令人頭疼的景象。然而,或可試圖找到折衷之道,與其規定「兒童禁入」,倒不如改為特定的「兒童禁入時間」。「畢竟孩子就是孩子,這種妥協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