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新月異,生活於21世紀的我們,各種資訊對我們而言可說是唾手可得。然而,隨著科技讓我們生活更加多采多姿,無形中也正在消耗我們專心投入工作的能力。為什麼會這樣呢?很有可能只是因為「不夠無聊」。
目前分類:讓你更美好 (871)
- Oct 04 Sun 2020 08:05
聰明人才知道的4大無聊好處
- Sep 22 Tue 2020 06:56
財富繼承愈多 人們壽命愈長
一個人的壽命除了基因影響之外,還有很多社會因素,包括教育、收入、環境醫療資源等,最新研究還發現,財富轉移的數量和頻率,與個人的壽命之間存在直接關係,簡單來說就是為孩子或年邁的父母提供金錢或資源,可能會延長他們的壽命。
- Sep 17 Thu 2020 06:59
每天早上一定要做這5件事 擺脫壓力和焦躁感
你也常覺得壓力大、焦慮、心情煩躁嗎?並且伴隨而來地出現了頭痛、便祕和心悸等不適症狀,又因此覺得好煩躁,結果就這樣陷入了疲憊的無限循環?
- Aug 31 Mon 2020 06:49
有心事多找人說 防憂鬱症有方法
多與人互動、向他人傾訴心情能預防憂鬱症!憂鬱症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也有愈來愈年輕化的趨勢。近期麻省總醫院針對憂鬱症產生的原因進行大範圍的研究,結果發現,社交連結是預防憂鬱症最好的方式。該研究發表於《美國精神病學雜誌》中。
- Aug 13 Thu 2020 07:55
「嗅」出工作效率 好氣味大腦更專注
在家工作想專心並提高效率,「味道」是關鍵!研究顯示,香氣有助於幫助人們更專心,刺激大腦思考,尤其對於因為疫情在家工作需要專注度的上班族,選擇適合的香氛是關鍵。美國的消費數據也顯示,自疫情爆發以來,香氛蠟燭銷售量比起去年同期攀升了13%。迷迭香和鼠尾草,歐薄荷(胡椒薄荷)的香氛適合需要集中精神的工作時段,薰衣草的氣味則適合結束工作後的放鬆時間。
- Aug 10 Mon 2020 09:23
寬恕是健康快樂的處方箋
疫情攪亂生活與經濟,有些人甚至將生活的不順怪罪領導人或其他國家,專門研究「寬恕」的美國學者說,學會原諒是有效達到更健康與更快樂的處方箋,而且有方法可以練習。
- Jul 20 Mon 2020 06:32
如何讓自己「變聰明」?
怎樣才能變聰明?走進手機的應用程式商店,會發現各式各樣的腦力訓練App,「保證」可以讓我們變得更聰明,提升智力。但這些訓練真的有效嗎?
- Jun 27 Sat 2020 07:00
消除倦怠 靠自己
面對工作與生活中的種種壓力,想避免讓自己感到筋疲力盡,你不需要擁有夢幻工作,只需要找時間照顧一下自己、做些可以消除疲勞的事,讓自己覺得生活有目標與意義。
- Jun 09 Tue 2020 06:55
碧昂絲談種族和性別歧視 給畢業生的話激勵人心
美國流行樂天后碧昂絲(Beyonce)透過網路對今年應屆畢業生發表一段振奮人心的演說,不僅提到「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也肯定那些勇於創造改變的人。
- May 24 Sun 2020 06:59
面對拒絕時的自我心態調適
研究證實,當被拒絕時我們通常會產生忌妒、孤單、焦慮之感,但若人們把「拒絕」視為個人價值的貶低,那麼將會導致更深層的痛苦。然而,被拒絕帶來的苦痛在某種程度上也會讓你更有彈性,調整腳步往對的方向前進,當然,在此之前你要先知道如何正確地處理這般情緒,以及該抱持什麼樣的心態。
- May 20 Wed 2020 08:02
如何發揮能量與提昇自我管理能力
諾丁漢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人一天當中的做事動力及其自我管理是有限的,你會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自我管理愈發困難,我們開始感到疲憊、專注力下降。
- May 06 Wed 2020 08:47
學習在危機中找平靜
這幾個月來,新型冠狀病毒引發世界各地的恐慌。疫情的不確定性,導致全球生產供應鏈面臨中斷的危機、股票市場震盪,以及各國民眾瘋狂搶購民生用品。
- Apr 11 Sat 2020 10:17
TED最受歡迎講者7個成功又快樂的秘訣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脆弱的力量》作者布芮尼布朗(Brene Brown ),在TED演講中洞悉人類的脆脆弱,獲得全球千萬的共鳴。暢銷作家Peter Economy在《Inc.》雜誌網站上整理出布芮尼‧布朗成功又快樂的7個秘訣,與我們分享。
- Apr 10 Fri 2020 06:40
疫情擴散期間 如何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使全球陷入不確定性,關於疫情大流行的的新聞從不間斷,讓人感到殘酷無情。所有這些都給人們的心理健康帶來了傷害,特別是那些已患有焦慮症和強迫症等心理疾病的人。因此,我們應當如何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呢?
- Apr 07 Tue 2020 06:21
在家做6件事就能減壓
假如你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不得不在家工作或因不敢出門宅在家,沒辦法上健身房或外出踏青,內心想必相當焦慮、無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臨床心理學家摩蕾(Lauren Murray)說:「人類其實不太擅長無止境地待在家裡,不知道可以做什麼。」
- Apr 06 Mon 2020 06:47
7個方法讓你從胡思亂想中回到現實
總是覺得容易分心想其他事情嗎?這個現象很正常,因為人們本來就很難一直持續專注在同一件事情上太久,而且當我們的思緒到處飄移的時候,我們通常想的會是負面的東西,比如說擔心下午的考試、晚上要交的作業還沒完成等等,如果你常常有這種困擾,那以下幾個方法可以讓你盡可能心無旁鶩的做事情。
- Mar 23 Mon 2020 06:42
疫情延燒益增焦慮 專家:勿太關注新聞
全球大流行的疫情讓民眾出現搶購潮、瘋狂瀏覽社群網站、相信陰謀論等焦慮行為!康乃爾大學威爾醫學院的庫拉指出,各國封城的措施使得人們不得外出,將增加焦慮症和憂鬱症的機率。對於疫情引發的焦慮,英國國民保健署阿米爾汗博士建議,將每日關注疫情的時間限制在1小時,以及多運動。
- Mar 22 Sun 2020 06:30
鬧鐘聲音決定起床後的精神
清晨起床是件痛苦的事,為了清醒,很多人可能傾向設置響亮刺耳的規律鬧鈴聲,然而一篇新研究指出,這種嗶嗶聲可能是導致你起床後依然無精打采的原因。
- Mar 18 Wed 2020 06:40
心理專家建議簡單有效的自然療法緩和焦慮
近來每天疫情不斷的擴散,許多人看著新聞媒體接收新訊息,不自主的開始呈現焦慮擔憂心不寧,無法平靜入睡,影響正常的生活起居。如何緩和焦慮,心理專家提供了8個簡單有效的自然療法。
- Mar 17 Tue 2020 08:12
想要更靈活的大腦嗎?
如果你正在尋找同時鍛鍊心臟和大腦的最佳方式,南澳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UniSA)的新研究或許可以給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