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詳細記錄了一顆恆星被黑洞吞噬的最後時刻。NASA在1月12日對外公布了相關視頻。視頻顯示,一個飢餓的黑洞將捕獲的恆星扭曲成甜甜圈形狀,然後吞噬下去,場景十分壯觀。
目前分類:天文航太科技 (125)
- Jan 15 Sun 2023 10:15
恆星被黑洞吞噬最後時刻 NASA公布震撼視頻
- Jan 04 Wed 2023 22:01
2022年人類探索外星生命的七大進展
一個金屬球體在一架軍用噴氣式飛機的航道上飛馳而過,世界上最大望遠鏡中的一個神秘信號引發了國際關注,科學家們發現火星上潛在的生命可能在很久以前就自己滅絕了。對於發生在外太空各種神奇事件來說,2022年是非常忙碌的一年。以下是2022年關於外星生命的七個超乎尋常的發現。
- Nov 27 Sun 2022 22:13
衛星發射成本可望減半
印度航天科技新創公司Skyroot Aerospace表示,他們計劃在2023年將一顆衛星送入軌道,預計發射成本僅是現有公司的一半。
據路透社報導,這家總部位於海得拉巴(Hyderabad)的公司,得到了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的支持。Skyroot表示,它所籌集的6,800萬美元,為未來的兩次發射提供了資金。他們還表示,已接洽了400多位潛在客戶。
- Jul 08 Thu 2021 09:51
天文學家:逾 2000 恆星系統可直接觀測地球
即便部分專家,包括已故知名學者霍金(Stephen Hawking)在內,都以地球恐遭不測為由反對尋找外星人,卡特內格卻認為無所謂。
- Jul 04 Sun 2021 10:09
火星恐有數 10 個地下湖泊!
早在 2018 年,歐洲太空總署(ESA)的火星探測衛星「火星特快車」(Mars Express)在南極地表下方約 1.6 公里處發現一地下湖泊。不過後續研究發現,火星很可能還有其他地下湖泊,而且數量比科學家想像的還多。
- Oct 05 Mon 2020 07:57
只要有水 富含碳的系外行星可由鑽石構成
鑽石在地球上相對罕見,但在其他星球上,也許鑽石就跟我們腳下的泥土一樣普遍。新研究指出一些系外行星真的主要由鑽石構成,且一個研究團隊已計算出這種行星的形成方式與結構。
- Oct 04 Sun 2020 07:38
太陽系的一年有多長?
繞著太陽公轉的地球走完一圈軌道約花 365 天,也就是地球一年有 365 天;那麼繞著銀河系公轉的太陽系,「一年」有多長呢?答案是 2.2 億到 2.3 億年。
- Sep 30 Wed 2020 07:16
10 月份將出現第二次滿月
2020 年出現不少特別的天文景象,我們在今年遇過這輩子只能見一次的 21 世紀最亮彗星 NEOWISE、遇過和地球擦邊但事後才被注意到的小行星 2020 QG、還有這輩子唯一一次在台灣本島就能見到的日環食。現在準備好,10月萬聖節還會再有一個特殊景象「藍月」──同一月份中出現的第 2 次滿月。
- Sep 27 Sun 2020 07:35
終於測試成功!SN7.1 成功爆炸 SN8 要接著試飛了
馬斯克 SpaceX 又爆炸了,但這次是故意爆炸,目的是了解和研究 304L 不鏽鋼燃料箱能承受的壓力極限,同時也為 SN8 試飛做準備。
- Sep 25 Fri 2020 07:04
首批火星定居者會如何?
現在看起來,科學家打定主意要將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搬到火星上,全世界科學家正在研究殖民火星需要的一切技術,以及維持長期的生存後援,並最大程度降低死亡風險,但火星計畫的先鋒者之一 馬斯克(Elon Musk)對人類的夢想潑冷水,他說首批火星任務中的定居者很可能會意外死在火星上。
- Sep 19 Sat 2020 08:01
新模型推翻理論 黃金主要起源不是中子星碰撞
宇宙黃金的起源可能又要顛覆以前假設了,最新星系演化分析發現,中子星碰撞並不會產生先前假定的化學元素,當前模型也無法解釋宇宙中的黃金量。
- Sep 12 Sat 2020 07:28
成千上萬顆低軌通訊衛星 將改變天文觀測方式
為了低軌通訊衛星市場布局,SpaceX 已發射了約 600 顆星鏈(Starlink)衛星至天空待機,而這只是個開端。若要達成目標,SpaceX 預計將發射 12,000 顆星鏈衛星,且不包括其他也想打入市場的 Amazon、OneWeb 等企業。根據一份新報告,大量低軌人造衛星將從「根本上」改變天文學家對宇宙的觀測方式。
- Sep 04 Fri 2020 07:18
時間旅行者可以安心了 研究:量子領域不存在蝴蝶效應
在《回到未來》、《蝴蝶效應》、《魔鬼終結者》等談及時間穿越的電影中,經常會出現過去的小事帶來難以預料後果的劇情,但物理學家近期透過量子電腦模擬實驗證明,即使你回到過去改變一些決定,現在很可能什麼也不會改變,至少在量子領域是如此。
- Sep 03 Thu 2020 07:44
研究:細菌能在太空存活3年
日本研究團隊將一種特殊細菌放置在國際太空站外的太空中長達3年,結果發現這種細菌還能存活,顯示部分生物暗藏能在太空生存並移動的可能性,提供生命起源更多研究空間。
- Aug 17 Mon 2020 06:55
電腦模型顯示 月球比先前推測年輕 8500 萬年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早期的月球可能擁有持續 2 億年的岩漿海洋,比科學家認為的更長。研究人員說,這些新發現可能揭示地球和太陽系其他部分形成過程。
- Aug 12 Wed 2020 06:40
歐洲南方天文台望遠鏡捕捉到令人驚歎的太空蝴蝶
歐洲南方天文台(ESO)望遠鏡拍攝到了銀河系中一個壯觀的蝴蝶狀氣泡照片。
- Jul 30 Thu 2020 06:41
從月球到火星 美中角力延伸至外太空
在把人送入太空,並在月球上著陸探測器後,中國野心勃勃的太空計畫正瞄準另一個里程碑:發射火星探測器。至於美國則早已宣布準備在 7 月底,發射最新火星探測器「毅力號」(Perseverance)。美中的角力已延伸至外太空,正準備進行一場火星探測大競賽。
- Jul 29 Wed 2020 07:08
歐洲為什麼要花 210 億歐元建更大的粒子對撞機?
在探尋「上帝粒子」和暗物質的路上,歐洲又往前走了一步。
- Jul 28 Tue 2020 06:27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藉火星任務找回榮耀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發展太空野心展露無遺,短短 6 年就成功發射太空船朝火星而去,2117 年還要在火星打造人類居住基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要找回 8 世紀開始的伊斯蘭黃金年代榮耀,讓科學引領國家成為理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