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表面經常出現神秘閃光,有時甚至會有短暫的「暗點」,科學家雖然提出不少理論,但至今未能完全解釋清楚。德國維爾茨堡大學(Julius Maximilian University)的天文學家最近製造出人工智能望遠鏡去自動偵測,每當閃光出現,望遠鏡會自動記錄下來助科學家進行研究。
- Jun 20 Thu 2019 08:03
德國科學家用AI望遠鏡窺月球表面神秘閃光真相
- Jun 20 Thu 2019 06:58
美中可能在中國唯一海外軍事基地 爆發意外衝突
加拿大環球郵報以長文報導中國唯一海外軍事基地,指出位於非洲吉布地吉布地市的那個基地,距離當地美軍基地僅12公里,吉布地官員認為,兩基地可能因太過接近而爆發意外衝突,但情況應可控制。
- Jun 20 Thu 2019 06:24
「飲食衝動」瘋狂想吃某種食物是怎麼一回事?
- Jun 20 Thu 2019 06:15
房租10年飆1倍… 柏林凍漲5年
「德國房租凍漲,柏林開第一槍!」德國首都柏林過去因房租低廉,被視為「租屋者天堂」;但過去10年來房租翻倍暴漲、租屋供不應求,也讓抗漲示威運動遍地開花。在各方激辯下,市政府終於拍板:自2020年起,柏林房租將凍漲5年,以「讓過熱的房屋市場冷靜下來」。儘管市政府力挺、房客普遍支持,但房地產業者及部分專家卻也批評,「治標不治本」的政策極可能「嚇跑投資者」,反而讓「瘋狂房租時代」更加失控。
- Jun 19 Wed 2019 10:09
傷心、感動時暴哭 減少熱量助瘦身
哭,不僅是人類遭遇痛苦、壓力、哀傷或快樂時的自然情緒反應,也可以瘦身。美國一項研究指出,眼淚中含有與皮質醇升高有關的荷爾蒙,適度釋放情緒流淚,能降低皮質醇,讓身體減少需要熱量抗壓,從而產生降低體重的效果。
- Jun 19 Wed 2019 08:57
油輪遇襲 為亞洲各國敲醒喪鐘
油輪在阿曼灣遭受攻擊事件,這已是一個月內,荷姆茲海峽出現第二次的油輪遇襲。這場襲擊事件,不僅提高了美伊緊張的關係,更為仰賴石油進口的亞洲各國,敲醒了喪鐘。
- Jun 19 Wed 2019 08:18
日本昴星團望遠鏡捕捉到 1,800 顆爆炸恆星
藉由世界上最强大的數位相機和能夠捕捉到更寬廣夜空的望遠鏡相結合,與其他大型望遠鏡相比,一組來自日本的研究人員已經能辨識出 1,800 個新的超新星,包括 80 億光年以外的 58 個 Ia 型超新星。
- Jun 19 Wed 2019 06:41
這次是蘇富比被賣了!
蘇富比(Sothbys)於紐約時間6月17日宣布以每股57美金現金價格由國際電信大亨Patrick Drahi所單獨擁有的私人公司BidFair USA收購,總金額為37億美元(約1,160億元台幣),是這家知名國際拍賣行於紐約公開上市31年以來重回私人手中。這該筆交易價格比蘇富比6月14日收盤時股價高61%;約為該公司30天成交量加權平均價再加56.3%。
- Jun 19 Wed 2019 06:37
黑洞可能消失?
在科幻電影與小說中,常描寫出的黑洞都是大同小異:強大吸引力、吞噬萬物及只進不出等,這些觀念都出自於廣義相對論,但已故物理學大師霍金卻曾提出,黑洞其實不是全黑,透過粒子放射會產生光亮,而這些粒子最終會吸光黑洞。這項被稱為黑洞蒸發論的說法曾被認為無法證明,但實驗指出,霍金輻射(這些逃逸的粒子)雖然微弱,卻能實際被找到。
- Jun 19 Wed 2019 06:16
現在流行不擁有任何東西 喜歡想要就租吧!
紐約時報報導,許多美國都會年輕人現在出於財務考量,放棄他們父祖輩存錢買房的夢想,開始過起「不擁有任何東西」的人生;但如今,「只租不買」不只是必要,幾乎還是一種流行。
- Jun 18 Tue 2019 10:21
中國掌握 34% 的 5G 標準關鍵專利
根據專利分析廠商IPLytics 統計,截至2019年3月,中國廠商已申請全球主要5G 專利的 34%、南韓 25%、美國和芬蘭各占 14%、瑞典占近 8%、日本占 5%,而台灣、加拿大、英國和義大利則排名前十位,占比均低於 1%。
- Jun 18 Tue 2019 08:54
妻離子散 億元英鎊樂透得主:再有錢也買不到快樂
「一張在手希望無窮」,許多人都夢想能夠有朝一日能中樂透,這樣就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中樂透不見得會讓你變得更快樂,甚至可能比原本更不快樂。
- Jun 18 Tue 2019 08:51
永凍層冰封4萬年 西伯利亞出土完整巨型狼頭
西伯利亞東部薩哈第區,2018年出土一顆在永凍層下冰封了4萬年的狼頭,不但腦部、毛髮和牙齒都還保持完整,尺寸更是現今灰狼一倍大。科學家稱這項發現獨一無二,相關消息與畫面直到現在才公開。
- Jun 18 Tue 2019 06:58
格陵蘭島20億噸冰雪融化
極地研究網站「Polar Portal」14日推文指出,格陵蘭島13日有超過40%的冰雪融化,估計融冰量超過20億噸,6月中旬就大量融冰非比尋常。
- Jun 18 Tue 2019 06:43
油輪夾縫求生 怕恐攻、躲海盜還要閃魚雷…
台灣中油公司承租的油輪13日在伊朗外海的阿曼灣被魚雷攻擊,70年來貨船首次遇襲,而事實上,地緣政治危險近來已成為在此日益危險水域中航行的油輪,所面臨到除海盜攻擊與碰撞以外最新一項海事風險。
- Jun 18 Tue 2019 06:30
聖母院重建 法富豪至今未出1毛錢
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4月中因大火嚴重受損,當時法國各大富豪紛紛宣布慷慨解囊協助重建,總金額將近10億美元,但《美聯社》引述教會與業界人士說法指出,事發至今滿兩個月,這些富豪根本一毛錢都還沒捐。
- Jun 17 Mon 2019 08:06
德攝影師拍下奇蹟美景「彩虹飛機雲」
近日在德國班堡,一名當地20歲攝影師Nick Beyersdorf,與母親在自家後院捕捉到了難得一見的美景,他拍下飛機在天空中劃出一道彩虹景象,如夢似幻的照片像是經過後製特效,照片分享到Twitter後,令廣大網友讚嘆不已,直呼攝影師捕捉到飛機升空時「最美的一瞬間」。
- Jun 17 Mon 2019 07:29
歐洲太空總署說宇宙射線太強 現階段不可能把人類送上火星
登陸火星是人類心心念念的願望之一,馬斯克有宏偉的火星殖民計畫,NASA 等機構也一直在制定各種火星登陸計畫,人們關注的焦點多為如何登上火星,比如運載火箭和太空船的技術等,但歐洲太空總署(ESA)潑了一盆冷水,表示現階段把太空人送上火星會出人命。
- Jun 17 Mon 2019 06:49
乳癌新療法 存活率提高近 30 個百分點
研究人員引述國際臨床試驗結果指出,一種新形式的療法,能令罹患最普遍種類乳癌的較年輕女性存活率大幅提高。
- Jun 17 Mon 2019 06:30
紐時評論:以古鑑今 貿易戰都是誰受惠?
美國華盛頓大學歷史學教授瑪格麗特奧巴哈(Margaret O’Mara)為紐約時報撰寫評論,她在「誰能挺過貿易戰?」(Who will survive the trade war?)一文提到,綜觀歷史的關稅戰中,大企業反而是受惠的一方。